ABC、ABM在我国企业的自发形成(3)
2017-01-08 01:08
导读:标准成本和定额成本等概念与目标成本经常混用,难以甄别,故在此将它们全部归为一类。这也许是此类方法比例较高的一个原因。表1的这一结果与1999年
标准成本和定额成本等概念与目标成本经常混用,难以甄别,故在此将它们全部归为一类。这也许是此类方法比例较高的一个原因。表1的这一结果与1999年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题研讨会”企业代表们的观点一致。企业代表们表示,目前,目标成本乃是我国企业运用得最为广泛的成本管理方法。
表1中“全生命周期成本”采用的是一种狭义的定义,即指从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到销售实行全面成本管理。广义上的全生命周期是指包括消费者购入产品后以及废弃和淘汰阶段在内的整个时间周期,因而成本管理的“面”更宽,时间更长。但是,这种情况在本次研究中尚未发现一例。全生产周期成本尽管居于现代成本管理中的一部分,但它是一种全新的目标成本管理概念。为考察这一新概念的运用,我们特别对它进行了考察。表1中所列样本,均为明确提出这一概念的企业。从比例看,运用这一成本管理方法的企业并不多。
类似的还有PDCA。实际上,PDCA反映的是成本管理的实施流程。“计划-实施-检查-行为决定”这一循环,无论作业成本管理还是目标成本,都需要这些具体步骤来保证其实施。从比例看,明确运用这一方法的企业亦不多,仅有两例。
通常,质量成本指的是预防成本、鉴别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等,它是企业整个成本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在这里,报道进行了质量成本管理的样本企业比例为5.29%。这一比例较低并不能说明企业不重视质量管理。相反,企业对质量十分重视。这一比例不高的原因,只能说明在质量管理中运用了质量成本计算方法的企业并不多。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四、作业成本计算法与作业曹理运用分析
1.作业成本计算法与作业管理的运用
表1中统计出运用作业成本或有类似经验的样本企业6个。现将这6个企业有关情况列于表2中。表2中“产品特征”一项反映产品生产的数量和品种等,“1”代表小批量、品种变化多,以及工艺复杂、周期长,“2”代表大批量、品种变化少。“价值工程”反映样本企业是否运用了价值工程方法。“零存货”为“1”代表企业实行了“零库存”管理,“0”表示未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适时生产”等亦如此。在表2中“ABC”代表企业是否运用了作业成本计算法来计算成本,“1”为是,“0”为不是。“ABM”为作业管理,“目标成本”反映的是企业所运用的成本管理方法。"信息系统"反映的是企业是否进行了有关信息的收集、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等。各栏目的空缺项表示企业报道内容未涉及该项目。
表2 运用ABC/ABM或有类似经验的样本企业
报道年份 企业名称 主要产品 产品特征 价值工程 零存货 全面质量管理 适时生产 ABC ABM 目标成本 信息系统
1986 上海缝纫机一厂四厂 缝纫机 1 1* 1 1
1987 上钢三厂 特殊钢材 2 1 0 1 1 1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1990 二汽集团 汽车整车 2 1* 1 1 1 1 1
1994 枣阳野马自行车厂 自行车 1 0 1 1 1 1
1996 湖南常德中兴机械厂 榨油机械 1* 0 0 0 1 1
1996 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 飞机** 1 1 1 1
*表示在产吕设计过程运用了价值工程
**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另一主要产品为汽车,其产品特征为“大批量”
从表1及表2的统计结果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