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ABM在我国企业的自发形成
2017-01-08 01:08
导读:财务管理论文毕业论文,ABC、ABM在我国企业的自发形成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ABC、ABM在我国企业的自
ABC、ABM在我国企业的自发形成与发展
发布时间: 2003-4-16 作者:胡奕明
[摘要]本文对我国企业运用作业成本计算方法和作业管理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案例研究,探讨了作业成本管理运用与企业生产经营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就我国企业未来运用作业成本计算及作业管理的方式提出若干建议。
一、引言
本世纪70年代之后,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作业成本计算(Activity-Based Cost, ABC)和作业管理(ActivityBased Management,,ABM)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这种在80年代末兴起于西方企业的先进的成本计算和企业管理方法,在目前对我国大多数企业还相当新鲜。然而,这是不是意味着它们离在我国企业的应用还很遥远呢?为回答这一间题,我们对有良好经营业绩或行业先进的国内企业进行了成本管理方面的研究,特别是那些有着类似ABC和ABM经验的企业。
ABC和ABM作为一种挑战传统理念的新思想,其产生和发展必然存在某种特定的动因和背景。据文献报道,作业成本计算法起源于二十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美国
会计学家科勒(E.Kolher)的思想。科勒当时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正确计算水力发电行业的成本。水力发电的主要成本是发电设施等固定资产的折旧和维护费用等间接费用,原材料水不需从市场上购进,人工主要用于对设备进行监控和维护。采用传统的以人工小时来分配间接费用,显然不能正确反映成本。因此,科勒提出了“作业成本计算法”。但是,科勒的这一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直到80年代中期,由库弗(R·Cooper)和卡普兰(R.Kaplan)两位教授对作业成本计算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之后,作业成本计算法才受到西方会计界的普遍重视。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7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顾客需求多样化和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要求企业能够对此作出迅速的反应。“柔性生产系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取代了传统的大批量的生产系统。柔性生产系统灵活、反应迅速。从产品设计到制造,从材料配给、仓储到产品发运等,均实现了自动化。柔性生产系统的出现,向传统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在高新技术环境下,制造费用的数额和比重大大提高。传统成本计算中以直接人工小时、机器小时等作为制造费用分配标准已不再适用了。同时,产品的多样化也使得传统的标准成本管理系统失去了意义。标准成本是针对大批量生产、有着固定生产工艺的生产系统而言的,而柔性生产系统无论在产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