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参考文献:
著作类:
1刘新.中国法律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0.
2夏新华.法治:实践与超越[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3高鸿钧主编.法治论衡——中华法文明的当代省思[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张觉等撰.韩非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5谷方.韩非与中国文化[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6陈金钊.法治与法律方法[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7杨昌宇.自由:法治的核心价值[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8唐之享.法治:传承与创新[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9梁漱凕.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0何光辉.法治社会形成与发展[M].湖北:武汉人民出版社,1988.
11游劝荣.法治成本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12徐显明、刘瀚.法治社会形成与发展[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13夏勇,李林.法治与21世纪[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4李连贵.中国法律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5丁凌华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16徐祥民.中国法律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7张觉等撰.韩非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8於兴中.法制与文明秩序[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19 Richard A. Epstein, “Beyond the Rule of Law :Civic Virtue and Constitutional Structure”[M].Chicago:
George Washington Law Review, 1999.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文章类:
1郭建华.关于韩非法治思想与现代法律的思考[J].陕西: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1,(03).
2王人博.一个最低限度的法治概念[J].北京:法学论坛,2003,(01).
3戴隆芸.略论法家法治思想的现代价值[J].天津:天津市政法干部学院学报,2003,(01).
4洪琢.韩非法治思想及其消极后果[J].江苏: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5李晓东.试析韩非的法治思想[J].山东:滨州师专学报,1998,(03).
6郝启秋.韩非子法治思想研究[J].河南: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04).
7张家国,王兴和.韩非法治思想刍议[J].湖北: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999,(05).
8张翠萍.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及现实意义[J].山西: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07).
9李卓娅.法家的法治学说以及现代借鉴意义[J].重庆:现代法学,2003,(01).
10艾永明.法家的重刑思想值得借鉴[J].江苏:法学论坛,1996,(11).
11王锴.韩非法治思想之简析[J].黑龙江: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1999,(03).
12李秀娟.韩非法治思想评析[J].重庆:重庆社会科学 ,2003,(01).
13王小丹.浅析韩非的法治思想[J].湖北:台声新视角,2005,(05).
14张志伟,张永.韩非法治思想评述[J].安徽: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1,(01).
15吴霞.论法家的法治学说及其当代价值[J].湖北: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02).
16杨焱婷,陈富怡.论法家的法治思想及其现代借鉴意义[J].北京:前沿,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