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一、20世纪西方:时空与的统一 20世纪西方美学,(7)

2013-08-20 01:03
导读:在20世纪的时间行进中,前半个多世纪是结构力量占主导地位,后半个世界是解构力量占主导地位。何以如此,就不能只从西方自身,而要从统一世界史的

在20世纪的时间行进中,前半个多世纪是结构力量占主导地位,后半个世界是解构力量占主导地位。何以如此,就不能只从西方自身,而要从统一世界史的逻辑才能予以理解。
前面说过,西方文化进入统一的世界史以来,有三个阶段,近代、现代、后现代。在以牛顿、黑格尔、上帝为代表的近代阶段,宇宙的本质是明晰确定的,这是一个西方中心论的时代,也是一个西方侵略/占领殖民非西方的时代,西方把自己与非西方的关系描述为:先进/落后,科学/愚昧,文明/野蛮,理性/非理性的二元对立。在现代阶段,西方瓜分完了世界,完全统治了非西方。在战胜统治非西方的同时也加深了对非西方文化的认识,这时产生了对西方中心论的怀疑,上帝死了或者说隐匿起来了,牛顿被否定了,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是相对的了。作为人的本性的无意识和作为宇宙本体的存在都无法用语言/科学/逻辑来表述了。这样一种思维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需要对宇宙的本体,对决定世界为如此世界的本质进行重新认识!但是只要还承认存在后面有存在,意识下面有无意识,表层现象后面有深层结构,这种对宇宙本体、世界本质的认识就只能是以西方的方式进行的,是按照存在/存在者,无意识/意识,深层/表层这种西方的思维方式进行。正像海德格尔对古典的批判所说的,只要按照古希腊的是什么的方式提问,就永远走不出存在者在而存在不在的怪圈,在美学上也是如此,海德格尔说:“美学这个名称及其内涵出于欧洲思想,源出于哲学,所以美学研究对东方思想来说是格格不如的。”[1]这种说法当然是可以讨论的,但从中提出的一种思想却值得思考,这就是:在全球一体化的基础上,只要还按照西方式的方式提问,能够真正得出宇宙的本体、世界的本质吗?因此后现代阶段的西方思维彻底否定现代思维,否定存在者后面有存在,拒绝意识下面有无意识,不信表层现象下面有深层结构,对西方思维进行了根本否定,对西方中心进行了完全批判,这种否定和批判,对西方,乃至对以西方为主导受西方影响的整个世界都提出了质疑,但重要的是,这种否定和批判,提供了一个全球文化对话的真正基础,也就是海德格尔说的让西方的“道说”与非西方的“道说”真正对话的基础。因此,只有从全球化自身的逻辑,才能显启西方文化在20世纪的发展逻辑。如果说,公元前的轴心时代开启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分散的世界史,那么,也许只有统一世界史中轴心时代的真正到来,全球化的意义才会真正显示出来。统一的世界史才真正开始。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当作了全球化的思考后,上面讲的整体结构就显出了新的意义,同时与西方哲学结构紧密相关的西方20世纪美学的丰富景象与发展逻辑也有了新的意义内涵。

:科教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上一篇:摘要:美是贯穿于电视节目始终的元素,而能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