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注释:
①由于篇幅所限,本文略去了原稿中讨论海德格尔在1946年夏天与台湾学者萧师毅翻译《道德经》这件颇有争议的事情一节。为简略起见,本文注释中直接标出所参引的页码,而不使用第几页(至第几页)的格式。本文中所翻译的引文均为笔者所译。
②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关于存在的问题》,载《海德格尔全集》(Gesamtausgabe)第9卷(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 1976, 385-426),第424页。以下简称《全集》。本文注释中所出现的析出文献,第一个页数为析出文献在该文集中的总页数,第二个页数为所参引的具体页数。
③海德格尔:《关于语言的对话——在一个探问者和一个日本人之间》,载《在通向语言的途中》(Unterwegs zur Sqrache, Stuttgart: Günther Neske, 1959),第85-156页。
④引自S·艾塞林(Samuel Ijsseling):《海德格尔哲学中的言说与书写》,载查多帕迪亚亚(D. P. Chattopadhyaya)及其他编,《现象学与印度哲学》(Phenomenology and Indian Philosophy, New Delhi: Indian Council of Philosophical Research, 1992,318-331),第318-319页。艾塞林是比利时鲁汶大学哲学院的退休荣誉教授,据他说,海德格尔的这封信收藏于某份匿名的私立档案中,他从一份拍卖目录上的文字节录中发现了所引的这段话。
⑤海德格尔:《泽利根研讨会:莫达德·伯斯所编撰的讲义、谈话及信件》(Zollikoner Seminare, Protokolle-Gesprche-Briefe Herausgegeben von Medard Boss, 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 1987 ),第316页;着重出自原文。以下简称《泽利根研讨会》。本文注释中再次出现的文献,常略去副标题。
⑥海德格尔:《存在と时间》,松田慶紀译( Tōkyō: Keisōshobō-Verlag, 1960); Second Edition 1966; Third Edition, in 1969; Fourth Edition in 1973, Fifth Edition in 1977。
⑦海德格尔:《海德格尔致松田慶紀的一封信》,载:H·布希纳(Hartmut Buchner)编:《日本与海德格尔:梅斯克赫镇纪念海德格尔百年诞辰纪念文集》(Japan und Heidegger: Gedenkschrift der Stadt Messkirch zum hundertsten Geburtstag Martin Heideggers, Sigmaringen: Jan Thorbecke, 1989),第228页。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⑧例如,海德格尔《关于语言的对话》的开始部分描绘了一幅日本知识分子急切地追逐欧洲概念系统的景象。
⑨海德格尔:《致1969年11月17—21日夏威夷火奴鲁鲁的海德格尔会议组织者[致博格曼(A. Borgmann)教授的信]》,载《全集》第16卷,2000年,第721-722页。以下简称《致夏威夷会议组织者》。
⑩W·纳格利:《会议致辞并宣读海德格尔来函》,载《东西方哲学》(Philosophy East & West)第20卷(1970年),第3期,第221-222页。
(11)海德格尔:《致夏威夷会议组织者》,第721-722页。
(12)同上,第722页。
(13)H·赫克:《与海德格尔散步》,载W·哈提克(Willfred Hartig):《佛之教诲与海德格尔:致二十世纪思想之东西方对话》(Die Lehre des Buddha und Heidegger: Beitrge zum Ost-West-Dialog des Denkens im 20. Jahrhundert, Konstanz:Universitt Konstanz,1997,第268-270页),第269页。
(14)卫理贤(Richard Wilhelm):《老子道德经:关于理智与生命之书》(Laotse Tao Te King: Das Buch des Alten vom Sinn und Leben, Jena: Eugen Diederichs Verlag, 1911); 《庄子:南华真经》(Dschuang Ds. Das wahre Buch vom südlichen Blütenland, Jena: Eugen Diederichs Verlag, 1923)。卫理贤是来华基督新教传教士。从现代学术观来看,他的翻译有神学化之嫌,例如,他用Sinn(理智)来翻译道,暗指《约翰·福音》的开篇逻各斯被译为Sinn。
(15)海德格尔:《思想的原则》,载《全集》第79卷,1994年,第79-176页,第145页。
(16)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Zur Sache des Denken,Tübingen:Niemeyer,1969),第7页。
(17)H·W·佩采特:《朝向那一颗星:与马丁·海德格尔的交往和谈话》(Encounters and Dialogues with Martin Heidegger 1929—1976,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3),第167页。此书德文原版中的主标题“Auf einen Stem zugehen”未被保留在其英文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