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印度宗教哲学对叔本华的影响(7)

2014-10-04 01:04
导读:另外,还要注意避免对非理性主义的惯常误解。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转向,并不仅仅在于认识方法上的非理性主义,更重要的,在于他把唯意志论的本体―


另外,还要注意避免对非理性主义的惯常误解。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转向,并不仅仅在于认识方法上的非理性主义,更重要的,在于他把唯意志论的本体――意志――作了非理性的规定,因而,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不只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那种认识论上的非理性主义,而且还是一种本体论上的非理性主义。认识对象的非理性特征决定了认识方法的非理性。叔本华以后的现代人本主义哲学家,都把人的非理性的欲望、情感、情绪体验、本能等等作为人本主义哲学的本体,因而具备了本体论上的非理性主义特征,相对于认识论的非理性主义,可以说这是印度哲学影响叔本华后带给西方哲学的一个明显的后果,使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呈现出非理性主义转向。

三、 印度哲学对叔本华的影响之二――伦理学的悲观主义和禁欲主义

1."一切皆苦"――人生的苦谛
印度佛教早期教义中的"四谛说"对叔本华有着深的影响。四谛,包括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是对人生的价值判断、认识及通过修持来解脱的一整套理论。其中苦谛是四谛说的基础,它把人生就是苦难作为人生的基本价值判断。具体说来,"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把人生的苦加以扩大化、绝对化,宣传人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皆苦,'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人间世界是火宅,是无边苦海。芸芸众生,囚陷于熊熊火宅中,备受煎熬;沉沦在茫茫苦海中,受尽苦难。" 佛祖释伽牟尼关于人生的三个基本命题(即'三法印')之一就是"人生皆苦"。除佛教外,婆罗门教、印度教也都有类似的思想,而且对叔本华也都有影响。

在叔本华看来,人的本质便是意志,是一个饥饿的意志。人世的追逐、焦虑和苦难都是由它而来的。意志是人生苦难的泉源。人的一切欲求皆出于需要,需要就表明了缺乏,个体户是经久不息的,欲求是无休无止的。满足是短暂的,缺乏却是经常的。个体户的满足"永远只是象丢给乞丐的施舍一样,今天维系了乞丐的生命以便在明天〖又〗延长他的痛苦。" 痛苦是对人生"处境"的描述("处境"一词后来成了存在主义哲学的口头语)。那么,什么是痛苦呢?叔本华说:"我们又把意志,由于横亘于意志及其当前目标之间的障碍,所受到的阻抑叫痛苦。与此相反,意志达到它的目的则称为满足、安乐、幸福。" 大众有情无不经常在痛苦之中,没有持久的幸福。既然一切追求挣扎都是由于缺陷,由于对自己的状况不满而产生的,所以一天不满足就要痛苦一天。每一次满足都是不持久的,每一次满足都是虚假的,因为一个满足了的愿望立即又让位于一个新的愿望;前者是一个已认识到了的错误,后者还是一个没认识到的错误。人的幸福和顺遂只是从愿望到满足、然后又到愿望的迅速过渡。因为缺少满足就是痛苦,缺少新的愿望就是空洞的想望、沉闷和无聊。任何追求挣扎也永远都要被看成是痛苦。追求挣扎没有最后的目标,所以痛苦也是无法衡量的,没有终止的。而且,一个人的智力愈高,认识愈明白就愈痛苦。具有天才的人则最痛苦。叔本华下结论说:"我们自己先验地深信人生在整个根性上便已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人生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形态繁多的痛苦,是一个一贯不幸的状况。" "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的来回摆动着;事实上痛苦和无聊两者也就是人生的两种最后成分。" "一切生命……在本质上即是痛苦。"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以上是叔本华对痛苦所作的著名的分析,它在不少方面吸取了佛教的思想。佛教的苦有所谓"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和五取蕴苦,这八者可归结为"五取蕴苦",即指人执著于色、受、想、行、识五者,也就是执著于贪爱和欲望。"执著、贪欲就是苦,人的生命就是苦,生存就是苦。" 当然,叔本华所分析的痛若虽然受到佛教的影响,但也存在着差别:佛教所说的苦,包括肉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精神上的逼迫性,都是一种具体的痛苦。叔本华所说的痛苦,不仅包括欲求无法满足的痛苦,还包括欲求满足之后的无聊,因而这种痛若主要的是一种情绪,是一种富足社会里的精神空虚和厌世感、幻灭感。
上一篇:再论易氏源流和易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