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死及死亡的超越(3)
2014-12-05 01:38
导读:久地丧失而痛苦万分。人之生死的吊诡性就在于:人们生前拥有的少,死时就丧失 的少,其痛苦也就相对要小;人们生前拥有的越多,死时就丧失的越多
久地丧失而痛苦万分。人之生死的吊诡性就在于:人们生前拥有的少,死时就丧失
的少,其痛苦也就相对要小;人们生前拥有的越多,死时就丧失的越多,按一般的
逻辑,痛苦就必然会大。对于那些在人世间一心只知攫取者而言,这一生死的规律
实在是太不利了。
所以,为了避免死时的更大痛苦,我们有必要对自己的人生观做极大的改变。
为了生活和生存,我们当然要去谋生,要去赚钱;但我们不能以赚钱为唯一的人生
目的,不能以聚财为全部生活中关注的唯一追求。要明白一个深刻的生死之理:人
世间的物质性拥有不是人生的一切,甚至不是人生中最主要的东西;人活着时最重
要的还是一个情字,是和谐的关系,是温馨的亲情。所以,我们在世间生活,对物
质性的东西要拿得起放得下,要以与人和谐生活、爱和助人为乐作为人生中最最值
得追求的东西,并发而为实际的生活准则。这样做的结果,我们在生活中也能得到
他人的爱和帮助,由此我们便由对死亡的体认而获得了做人的正确立场。
再次,死亡的存在还能让我们拥有更好的人生态度。人们若只是沉在日常的生
活中,往往对什么都十分地执着。你的我的他的,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让别人从
自己这里取得一丝一毫,什么都得分得清清楚楚,不仅执着于己的,更盯着他的,
还渴望取得你的。而且,对那怕是一点点的损失也无法忍受,那怕是吃上一点点的
亏也是坚决不干的。这样的话,人们在生活中一定累得很,苦得很,无奈得很。如
果我们能够从日常的生活中超拔出来,学会由死观生的方法,心胸便会豁然开朗,
意识到:我们生到这个世间时,是一无所有的来;而我们死时离开这个世间也将赤
条条的去。生前的所有,都为暂时而已,我们又何必执着?实际上,我们又何能执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着?而且,我们在世间走一遭,与各种人结成各种的关系,实在都是有缘。这些人
际的关系在我们的生命中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故而是弥足珍贵的。因此,我
们何必执着于你的我的他的呢?又何必因此而形成你我他之间的紧张关系呢?所以,
我们如果在生的过程中,稍稍去想想死的问题,生活中的许多东西便会想得更开一
些,面对各种复杂的关系也能处理得更好一些。这样一种人生的态度当然对我们的
一生都会有益处,而它似乎只能建构在对死亡沉思的基础之上。
最后,死亡的存在使我们能时刻意识到生命的脆弱。人虽然是万物之灵,但生
命自身却相当的脆弱,十分容易受到外在的和自我的伤害。人的此在生命只有一次,
死亡意味着人们此生的完全结束,这就时刻提醒我们要保护自己脆弱的生命,不要
使之受到损伤,更不要沦入非正常的死亡。我们不仅要细心地保护自我的生命,还
要通过各种锻炼和养生努力地活够大自然赋于我们的自然寿命,而且在任何的情况
下,都不要采取自杀的过激行为。人生中的挫折固然很多,人生中的痛苦虽然强烈,
但我们出于对生命的珍惜态度咬咬牙也就会过去的。自杀不仅是人生中的怯弱行为,
更是对神圣生命的亵渎,它也是一种最不好的解决生死问题的方式。对自杀者而言,
人生的所有问题似乎都得到了解决,但对社会和死者的亲人来说,令人痛心的一大
堆问题才刚刚开始,这如何是解决生死问题的良方呢?
由此可见,死亡不仅有意义,而且意义非常之大,关键在我们能否仔细地去思
索,去发掘,去显现。能够做到这一点,对我们的人生实在是有很多的益处。
三、关于死亡的超越
从根本上而言,人类对死亡的恐惧,以及从死之中寻找意义的努力,都源于人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们认为的死是生的全部的毁灭这一观念。如果人们能寻获超越死亡的方法和途径,
意识到死亡并非是人之生的全部归于无,则死亡之恐惧也好,死亡的意义问题也好,
都可以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