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单个的人的基督教生存论-祁克果宗教哲学思(11)
2015-05-07 01:01
导读:因此,对传统时间观的质疑主要集中在, 传统的“空间化时间”是否能够描述单个的人的生存?个人反观自己的时候,真能象是一个“旁观者”观察某个
因此,对传统时间观的质疑主要集中在, 传统的“空间化时间”是否能够描述单个的人的生存?个人反观自己的时候,真能象是一个“旁观者”观察某个客体一样, 看清自己的生命轨迹吗?祁克果对此无疑是否定的。 与对象化思想方式的“空间化时间”观相对立,他提出了一种“生活-时间”。 所谓“生活-时间”即基本指向生存个体自己的时间。这种时间观也必须要在生存论的背景下来理解。它的基本特征是, 在单个的人“当下”的具体生存处境下,个体只能是在不可逆的事态延续“之中”, 这是一种“当下”的延续,个体在其中就等于其以内向性或主体性方式的“展开”过程。这是一种“局内”的时间,个体唯有在“事后”才能将“自己”与“过程”分别开来, 才能对“过程”进行一种时序的或逻辑的重建。而这种“事后”的重建, 总已经与单个的人那时“当下”的经历产生了某种存在论上的区别。
将这种时间观与生存概念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到, 生存就其表现出的时间维度而言,它具有这样两个方面的特征。首先,生存所展现的时间并不简单地等同于日常时间,而是与单个的人的内向性或主体性的展开相关的时间,或者简单地说, 是与具体人的有目的活动相关的时间。这是以某个“瞬间”为核心而展现开来的过程,具体体现在, 单个的人在内向性中以一种激情的关切观照自己的时候, 尤其是关涉到面对不确定性需要作出某种决断时,个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以某种意义在当下向个体显明出来。 换句话说,在主体的内向性中,过去以个人的已有“历史”的方式被个人具有, 未来则以其向前延续的可能性的方式向他呈现。在这种时间性的意义下, 生存表现为是从可能到现实的实现过程。这种实现过程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个体化过程”。 在以后几章的分析中,我们会看到, 这种个体化的实现途径可以区分为两条主要的途径:伦理-宗教A的途径,以及宗教B的途径。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其次,生存过程是永远不会完成的过程。按克里马库斯的话说, 单个的人始终处在成为的过程中,就是不断努力的过程:
他把所有的思考投入在生成中。这很象拥有某种风格(style), 唯有那确实具有了风格的人才是永远未完成的。
他把这种努力(striving)与《会饮篇》中苏格拉底所说的爱欲(eros)相类比, 爱欲是不知满足的,在被满足的同时,总同时呈现出“缺欠”,激励其追求新的满足。 因此它是“贫乏和富足结合所生成的”。同样,“什么是生存,生存就是无限和有限、 永恒和暂时在一起生出的孩子,因此它是一种持续的努力。” 生存在时间维度上的这些特征, 同时也就是祁克果单个的人在时间维度上的特征。单个的人作为内向性或主体性乃是一种“据有过程”, 并且这种过程是一个未有止境的努力过程。
第四章 伦理与宗教A的途径
祁克果最广为人知的学说就是其人生三阶段的学说, 即人的生存可能会经历审美、伦理和宗教的阶段,而宗教阶段又可分为宗教A与宗教B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形态。 在祁克果看来,个人的有所觉醒是自伦理阶段始,因此,我们可以说, 对于有所觉醒的个人而言,其生存上的自我实现以及成为个体的人,可能会经历伦理的、 宗教A与宗教B的阶段。阶段这个词有几方面的含义。除了具有前后相继的阶段这方面的含义之外, 另一重要的含义就是一种生存的境界、类型或途径。 如果我们侧重于后一种含义来看我们要讨论的问题,那么我们下面就会看到,伦理的与宗教A的方式乃有更多的相似之处。 在祁克果看来,它们共同的特点就在于其内在的(immanent)的方式。因此,在本文看来,成为个体的人主要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即伦理-宗教A的途径,以及宗教B的径。 当然,这两种途径在祁克果看来并不是相当的,或对个人不具有同样的意义与结果。 宗教B显然被他置于一个更高或更完全的一个地位。 这说明伦理-宗教A的途径尽管对后一个途径(阶段)常常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起点,但却是有其局限的。 本章我们主要讨论伦理-宗教A的途径及其局限,以此为背景突出宗教A的基本特征。 自下一章起再具体讨论宗教B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