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现象学之谜(1)(4)

2015-06-07 01:39
导读:维特根斯坦于1926年左右的重返哲学——在似乎真正肃清了《逻辑哲学论》以后——促使他与维也纳小组接触,显然,甚至更重要的是他与直觉主义数学的


维特根斯坦于1926年左右的重返哲学——在似乎真正肃清了《逻辑哲学论》以后——促使他与维也纳小组接触,显然,甚至更重要的是他与直觉主义数学的创始人L.E.J.布诺威尔(L.E.J.Brouwer)的接触。但并无迹象表明这是对现象学的接纳。维特根斯坦一到剑桥就开始进行其富有创造力的写作。他所完成的第一件作品极有可能就是“关于逻辑形式的几点评论”这篇论文,这篇文章刊于早于其六月会议的《亚里士多德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11]上,然而,到六月会议时他丢弃了这篇文章转而偏爱另一篇论无穷大的文章,这篇文章可能就建立在我们现在能在《哲学评论》第15章所看到的内容的基础之上。这篇论文又一次未曾明确地提及现象学。但它包含一些对现象学的非常生动的预见。籍此,这篇论文显示出维特根斯坦对于原子命题系统的研究,这种原子命题不可能源于日常语言。为了获得这种原子命题,他现在需要一种新语言或新记号系统,这种新语言或新记号系统必须建立在

对于我们所要描述的现象的考察基础上,因而是建立在我们试图去理解的逻辑的多样性基础上。换句话说,我们只能借助于可能被称之为对现象本身进行逻辑分析的东西而达到某种正确的分析,亦即借助于某种意义上后天的东西而不是借助于对某种先天可能性的推测而达到。(p163)

这意味着,必定是现象——维特根斯坦在这里第一次突出地使用这个术语——而不是日常语言向我们传达了原子命题的结构。对于这些现象的“逻辑的”分析将为我们提供了

时、空形式,提供了空间对象和时间对象的流形(manifold),提供了颜色,声音和它们的等级及其各个不同部分之间的连续的过渡和联结,所有这些我们都不可能通过我们通常的表达手段来把握。(p165)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在这篇文章的结尾我们再次被告知,原子命题的规则不可能被制定出来,

直到我们已实际达到了对于这里被讨论的现象的最终分析。正如众所周知的那样,这一点尚未达到。(p171)

这里除了实际的“现象学”名称外还遗漏了其它什么东西吗?

关于维特根斯坦这一时期其它具有影响性的作品,前面提到的那本由B.F.麦克古尼斯编辑的、收有魏斯曼报道——即关于维特根斯坦在1929年和1930年与维也纳小组的谈话报道——的德文版著作开列的作品目录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引人入胜的信息[12]。这个作品目录所提到的5件主要作品都先于1933年的《蓝皮书》,其中的3件作品所包含的内容出自10卷本的手稿,这5件作品是:《哲学评论》,一套同样出自10卷本手稿(770页的打字稿)的选集和一个新文本;另有1932年的《哲学语法》(768页的打字稿)和《数学基础》,《数学基础》显然重复了《哲学语法》的最后240页。迄今为止,我还不能获得关于这个问题的任何信息,即这5件作品是否包含任何更多的、与现象学有关的文献和关于现象学的讨论。然而,语法这一标题使我们立刻想到《哲学评论》中的现象学的特征之一(第1和7节;参见上面第一部分的后半部分)。

这一时期的另一个重要事件是维特根斯坦对于维也纳小组的圣诞节回访,在这次回访过程中,魏斯曼记录了在莫里茨-石里克家中所进行的六次谈话[13]。正如编者在其前言中告诉我们的那样,

维特根斯坦不得不告知他在剑桥的研究成果。……但在圣诞假期结束之前,他显然已经停止了对其业已系统阐述过的观念的解释;因为那时我们看到,石里克,魏斯曼以及不准备参与讨论的维特根斯坦对于胡塞尔,海德格尔和维羽勒(Weyl)的观念进行了很频繁的评论,质疑和争论。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现在,魏斯曼关于1929年12月25日第三次会议的报道显然仍作为魏斯曼报道的一部分包含了九行的一段列于“物理学与现象学”的标题下,在那里,与只是记录规律性的物理学相反,现象学探讨的是可能的东西,亦即探讨意义,而不是探讨真理和谬误。尽管编者明确告诫我们要极谨慎地对待魏斯曼的报道,但它还是与《哲学评论》中的文字非常吻合。同样显而易见的是,对于其在剑桥的一年中的研究成果,维特根斯坦特别强调应包括现象学在内。随后,就在同一次谈话的结尾,魏斯曼为一小节文字加上了“反-胡塞尔”的标题。这一小节文字以石里克的一个提问开头,在那里,他问询维特根斯坦对于“一个认为现象学的陈述是先天综合判断的哲学家”的回应(p671)。维特根斯坦的回答显然是记录中他唯一一次指名道姓地提及胡塞尔的地方。但他对于胡塞尔的否定是根据直接的还是借助石里克在提问中的描述这一点并不清楚,这可能就是石里克在其骤闻维特根斯坦谈论现象学并就此问题陈述自己观点时而惊讶不已的原因。因为从他后来的文章“存在一种先天的质料吗?”[14]来看,石里克参与了与胡塞尔的那场关于其认识论的一连串的论战。无论如何,维特根斯坦对于他自己的现象学与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关系看来似乎是态度暧昧。他只是否定他的、由石里克所介绍的个别学说。
上一篇:继往开来,迎接中国科学学发展的新局面(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