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争论的意义:从“礼仪之争”看基督教学术争论(2)

2015-11-20 01:00
导读:清朝“礼仪之争”是西方来华传教士内部关于中西宗教哲学思想的差异的研究,无关乎中土宗教和国家事务。争议并非止于“礼仪”,而是涉及到中西哲学

清朝“礼仪之争”是西方来华传教士内部关于中西宗教哲学思想的差异的研究,无关乎中土宗教和国家事务。争议并非止于“礼仪”,而是涉及到中西哲学与宗教思想。中国文化停留在自然崇拜上。中国的天乃自然天象。中国礼仪中的“礼仪”二字本身蕴含着皇帝与臣民的不平等(礼不下庶人)。西方基督教的上帝是人类历史事务的主宰者,在历史事件中启示自己。历史与自然的两橛乃是西方上帝与中国天神自然崇拜的区别。自然界服从铁的法则,故崇尚强制;人类历史是自由的领域。基督教是历史的宗教,故崇尚自由争论。处在自然必然性束缚之下的中国宗教祭孔祀祖,受自然律约束。中国宗教缺乏自由争论的精神,西方神学与哲学却是自由争论的领域。对这一争论的历史研究应当着眼于对中西宗教思想的差异的揭示,而不是达到两者的无差别的合一。本文旨在说明应在“礼仪之争”的“争”字上做文章,在“争”字上下功夫,在“争”字上动脑筋。宗教与哲学上的自由争论是社会与学术进步的杠杆。似乎礼仪上的是非本身并非十分重要。争论的精神是怀疑的精神、探索的精神、平等的精神、自由的精神。中国社会至今仍香火不断地祭祖祀天风水正浓,鬼神之泛滥使人难以责难“礼仪之争”中的西方传教士。看来300年前的争论还要继续下去。

一、西方传教士的自由争论进入华夏古国
明末清初“礼仪之争”早于“五四运动”约300年对中国传统宗教崇拜礼仪和道德发出挑战。后来中国一班复古派重新祭拜孔子的灵位,胡诌什么隋唐元明的“国子监”就是后来的大学。他们说,算来北京大学已有二千年历史。真不知道这是从何说起!这个在清光绪三十一年已被废除的封建皇家或私塾教育机构竟与现代大学接轨!他们又说,南京的成贤街的国子监蜕变成后来的东南大学!早已被“五四”废弃、被鲁迅痛斥的“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竟被说成是在历史混乱局面中维系了孔孟仁义的好东西。有人更说,成贤街是首善之区的宏业。我难以相信,生活在北京的人,怎么就是首善之区的臣民! 中国大学排名
耶稣会士初来华土,迁就中国文化习俗。起初无争无讼。1623年多明我会士与方济各会士来华,认为中国礼仪是迷信,反对耶稣会士的传教方针。这一“礼仪之争”在欧洲延续一百年,足见西方人重哲学探讨达何种程度。因此,严格说来,“中国礼仪之争”是“欧洲‘中国礼仪’之争”。起初,北京全然不知罗马和巴黎的争论。关于“礼仪之争”的性质,朱静先生说:“中国礼仪之争实质上是遵循独一性、排他性的基督教教义的天主教无法容忍折衷、宽容为宗旨的中国宗教,中国礼仪之争可以说是中西两种宗教文化接触时发生的碰撞。”在这一次冲撞中,中国完全是被动的。不过朱先生竟然夸赞中国人生观是折衷、宽容。宽容是近代西方先进思想,而折衷则是传统中国文化的败笔。显然,独一性的上帝维护了基督教的纯真,而折衷则违背了基督教教义。理一分殊。基督教信仰既有一、理,也有殊、分。看来朱先生也认为,对“礼仪之争”不能一笔抹煞。就争论的双方的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而言,他们的态度是可钦佩的。总之,中国皇帝禁教,禁止争论,是不可取的。伏尔泰在《路易十四时代》中说:17世纪在中国宗教问题上发生争论,“这并不足以使我们心神不安。”“礼仪之争”是在“中国毫不知觉的情况下”发生的。林金水先生说:“儒家敬天畏天与天主教钦崇天主,实际上是两码事,前者是对自然神的崇拜,后者是对位格神(按,即人格神)的崇拜。”我以为这说法鞭辟入里,入木三分。中国人至今斥责“礼仪之争”是淆乱是非。但欧洲人却认为这是中学输入西方的极好时机。“礼仪之争”与其说是关于西方天主教如何传入中国,不如说是关系到中国学说如何进入西方的问题。西方哲人爱争论,中国皇帝平息群喙。“礼仪之争”是两种文化接触时的必然结果。这是学术界目前的共同声音,学术界一般不认为这是西方传教士“勾心斗角”。在当时,这次争论对中国学术没有触动,但却是欧洲思想进步的催化剂。
上一篇: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留下的历史困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