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达对形而上学本原观的解构及其伦理意义((4)
2016-02-29 01:00
导读:但当我们说,亚里士多德把最终的arche规定为作为存在的存在或存在本身的时候,或存在之所以成为形而上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乃是因为它才是最终的arche的
但当我们说,亚里士多德把最终的arche规定为作为存在的存在或存在本身的时候,或存在之所以成为形而上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乃是因为它才是最终的arche的时候,一个更为一般的问题就提出来了,即:arche与on(存在)的关系问题。Arche与on,究竟是谁来回答谁?arche还是on(存在)才是西方哲学的核心词汇?究竟对arche的追问(它构成了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还是对存在的研究(本体论)才是西方哲学的核心?如果说,存在之所以在后世哲学中获得如此显赫的地位,恰恰是因为它被视作了真正的arche,那么显然,对arche的追问要比对存在的追问更根本、更一般,形而上学要比存在论更基本、更一般。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想在一个更广泛的背景中——在中西哲学(思想)之间——来思考现代哲学的困境。如果存在论——由于其与西方语言本身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而真的只为西方哲学所独有,那么形而上学是否也仅为西方哲学所独有?或者相反,作为对本原、本原、根据的追问,形而上学乃是一切人类思想(无论它是否以“哲学”之名)不可逃避的共通命运?如果真的如此,我们能否超越存在论,而在形而上学这个更一般的层面上展开中西思想的对话与交流?但是,如果,如果对arche的追问,对本原、本原、根据的追问,最终又不得不回到存在问题,就是说,如果最终的arche只能是存在,如亚里士多德所揭示的;或如海德格尔所揭示的,根据问题的区域最终不得不回到Dasein之生存的“超越”,[25]就是说,如果形而上学最终不得不回到存在论,那又怎么办?但事情又真的如此吗?根据问题真的必须回置到存在问题?形而上学真的必须回置到存在论?这本身就是个问题。至少勒维纳斯就开始试图对存在论与形而上学进行区分、剥离。但我们这里只能提出而无法展开这个问题。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IV.作为原则的本原[26]
如果说,在古希腊arche的含义无论怎样嬗变都还始终保持着本原、肇始这样一种基本的含义,那么随着被拉丁化为principium,这样一种开端、肇始的意义就逐渐让位于它的另一种基本含义:统治、宰制。Arche变成了principium,本原变成了原则。这是一种意义深远的转变。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当我们说arche同时也是telos的时候,意味着由它肇始的是一个变易的过程:向着telos生成的过程,或不如说是这个telos逐渐实现的过程。虽然arche作为被先行视见的telos,因此作为eidos,自身似乎是超时间的,永恒在场的,但它所开其端的却是一个时间性的生成变易的过程:arche是一个生成变易之过程的arche。但现在,当arche变成principium时,它所起的主要作用已不再是肇始一个变易过程,如在人类制造领域中所经验到的那样,而是提供一种原则和基础。与它相对的也不再是一个时间性的变易过程,而是一个等级秩序:principium现在的主要任务不是说明一个变易是如何发生并向何发生,而是说明一个秩序如何可能。
这种变化如何可能?arche如何可能从一个肇始的动力、目的变成了一个静止的原则?这也许是因为,人们经验arche的领域已发生根本的转换了:如果说在古希腊尤其是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人们主要是在人类制造活动的领域中来经验arche;那么在中世纪——这里首先是中世纪——人们则主要是在一个已经被创造出来的世界的等级秩序中来经验arche。这是一个有着鲜明等级秩序的被造世界。秩序如何可能?秩序来自原则:持久的原则制造了秩序,[27]而且统治着秩序。在古希腊那里,arche是变易的原因;而在中世纪这里,principium(原则)则是秩序的原因。“Arche—变易”模式被“principium—秩序”模式取代了。在这个“原则-秩序”模式中,时间被遗忘了,生动的变易过程凝动了,Arche中的肇始、发端的含义也为统治、主宰含义所取代了。Arche纯粹成了一个国王、一个统治者。“为了把思辨的目光凝固于作为纯粹的regnat、作为由一个‘国王’所拥有的支配与统治的本原(origin)上,它(中世纪的本原理解——引者)丧失了把本原视为开始、视为诞生事件的洞见”。[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