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之道如是说(5)
2016-04-05 01:00
导读:野合是一种原始性风俗,并非象我们今天这样,把它看成是黄色淫秽的东西,而是把它作为吉祥、如意、美好、神圣的象征,画在墓砖上。四川省博物馆藏
野合是一种原始性风俗,并非象我们今天这样,把它看成是黄色淫秽的东西,而是把它作为吉祥、如意、美好、神圣的象征,画在墓砖上。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两块出土于彭县的汉墓“秘戏”画像砖。画像砖一:左上方为一裸体男子,席地而坐,正用手抓着硕大的阴茎玩耍;中间是一棵大树,树下两人,一人坐在另一人的肩上;右下方为一对裸体男女在性交,男在上,手抓阴茎,女在下,双腿抬起,架于男子肩上。画像砖二:左边为一男子,露出阴茎,中间有一小人用手推其臀部;右方是一对男女的性交场面,姿势与上图相似,不同之处是此图的右下角还扔着一个草筐,似有“野合”地点的寓意。在四川宜宾地区发现的一些宋代岩穴墓中,也有这种“秘戏图”。宜宾回龙箱子石一区墓群第15号墓墓口的下方,用阴线刻着一幅“秘戏图”,图的左上方为一蹲伏状的男子,右手握着阴茎,阴茎前有一圆圈,似在射精;右下方则为一对裸体男女在性交。在宋代的墓穴中还发现过墓罐,上镌有男女秘戏的场面,一个男子正在抚捏另一个裸露上身的女子的乳房。
男女野合本来是远古人类的一种婚配形式,不但在中国,在外国也是如此。美拉尼西亚索罗门群岛的年轻土著人,只能到森林里发生性行为,而决不允许在村内发生。在斐济群岛、新喀里多尼亚群岛、新几内亚的某些部落,在印度的冈德人和乌托人部落里,甚至禁忌夫妻在住宅内发生性关系,而要到森林中去媾合。
对野合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周礼·地宫·媒氏》:“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野合的性风俗,一直流传着,《后汉书·鲜卑传》记载:“此春季大会,洗乐水上,饮宴毕,然后婚配。”《太平寰宇记·南仪州》说:“每月中旬,年少女儿吹笛,相召明月下,以相调弄号,日夜以为娱,二更后期耦两两相携,随母相合,至曙方散。”清朝雍正《续台湾府志》卷十四记载:高山族“男女于山间吹口琴,歌唱相和,意投则野合”。《炎徼纪闻》卷四云:瑶族“踏歌而偶奔者,入宫岗,插柳避人”。《苗疆闻见录》云:“男女婚娶不须媒妁,女年及笄,行歌于野,遇有年幼男子,互相唱和,彼此心悦则先行野合”。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在现代,
民族学和
民俗学中保存的野合资料也很多。据宋兆麟指出,广东连南瑶从除夕到正月初三为放牛出栏,其间成年男女无论婚否,均可自由性交,不受任何习俗的约束。云南红河元阳地区的哈尼族死人后,由巫师“白玛”主持丧仪,棺材埋葬后,送葬的人都跳“乐作舞”,然后实行不受传统约束的性交活动。四川木里俄亚有一个“米华登格”,意为
妇女节,从农历十二月底至三月初,由已婚未育的妇女主持,煮酒做菜,在村中广场上点燃篝火,男女对歌、跳舞。午夜老人和少年离去,青壮年男女则谈情说爱,建立“安达”(性伙伴)关系,然后到野外交合。
野合的风俗不仅遗留在某些少数民族中,汉族地区也有类似的风俗。例如,河南淮阳的祖庙会,每年三月三都祭伏羲、女娲,过去也流行一种野合风俗。陕西临潼也有一祖庙,供奉女娲,三月三也举行祭祀,游古迹,洗桃花水。据调查,此会又名“单子会”,不育妇女挟着床单,怀里藏个布娃娃,拜女娲后可以在林中与意中人过夜;次日她们回村时只能低头走路,不可回头,否则会“冲喜”。
三,道家的男女之道
在诸子百家中,道家对男女之道的研究是最令人看好的,这不是因为道家的学说比其它的学说更有道理,而是道家的男女之道最讲实用性,所以也就被社会广泛的接受。特别是道家提出了“房事养生”的理论,它的男女之道就更为世人所认同。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秒阳,冲气以为和”;“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天下”。老子显然是从女阴的生育功能引申出天地的起源。“玄牝”,是个极其微妙的代名词。在中国上古的文字中,“牝”是母性、雌性阴户的代号。“牡”是男性、雄性的代号。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是由牝牡性交而成,而孕育生命的则是女性的生殖器官。所以老子造了一个名词,叫做“玄牝”。后世的道家由此引申,认为大海荡荡的中心点有一“海眼”。“海眼”虽小,却是源源滚滚而出,成为大地层面的诸大海洋和江河的来源,它便是海的“玄牝”。至于北极,便是大地的“玄牝”。女人的阴户则是人类生命的“玄牝”。印度瑜伽术有关牝瑜伽的术语,叫它 “海底”,或视为“灵能”和“灵力”的窟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