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自然与境界--论成玄英的《庄子疏》(5)
2016-04-07 01:07
导读:在自由与自然关系上,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关系,即自由合乎天地之理和人的本性,这就是自由的自然合理性。说自由逍遥是适性,等于说渴望充分自由是
在自由与自然关系上,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关系,即自由合乎天地之理和人的本性,这就是自由的自然合理性。说自由逍遥是适性,等于说渴望充分自由是人的本性,所谓“自然者,性也”;而说自由与自然必然性是一致的,即自在与自为的一致,就等于自然必然性认同了人的自由要求。这个问题最后归结到人天关系上了,人的本性体现了天的本性,说“自然即我之自然”正是喻明这个道理,成玄英还进一步解释道:“夫人伦物理,莫不自然;爱及自然也,是以人天不二,万物混同。”这样的一种观念除了有自然主义的认知论基础外,还有一个“合理性”的问题。任何一种观念,只要它是成立的,并且能够得到人们的共同认可,合理性是不能不考虑的。在西方,合理性表明的是合情理、合常识、公正、应当等。那么,这种合理性其实是一个人文的概念,含有大家共同认可的意思。在中国,合理性也有合道理的意思,但有人理与天理的区别,在两者之间权其衡,天理胜于人理。当人们说某某事合乎人理时,意味合乎人的情理,而人的情理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来自哪里,回答是天理。所以,一种学说或观念,都要设法在自然必然性上找寻合理性,合乎自然性的就一定合乎人性。这一点,任何一种本土资源的文化传统概莫能外。可以说,这里存在着价值预设。再追问下去,则显露出某种心理联系,存在着心理依赖感,即把属人的东西归宗于属天的东西,只有在自然性上找到了依据,才能心安理得。
再来看郭象和成玄英都讲求的“独化”。郭象的“独化”说建立在其“性分”观念基础上,从万物自性俱足,引出万物无待自化。自化是自己造就、变现自己,本质、实质皆在自身,没有外在的东西可以加于其上,所谓“百化自化而神明不夺”,“明物物者,无物而物自物耳。物自物耳,故冥也”。由此,郭象的自由是来源自性的自由,是自己给予自己的,只要将自性发挥到极致,就能得到充足的自由。而成玄英则不然,尽管他也讲“绝待独化”,但他所讲的“独化”要求对最高的本质的依持,故而,他所说的“绝待”是绝于物,而不是绝于“道”,即除了“道”,什么都可以抛弃。如此意义上的“独化”,就是依道而独化。所以,“未体独化,不能忘物也”。这样的独化,也叫“神化”:“直致任物,己挫损,况资大道,神化无为,三月而成,何怪之有!”能够神化亦即独化的,必定属于那掌握了宇宙本质的人物,“能物于物者,圣人也。圣人冥同万境,故与物无彼我之际畔”。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三 境界
如果说自由是一个价值取向、一个追求的话,而自然是表明它的合理性,那么境界就是其预期达到的目的。它为自由提供了空间的大小、程度、层面、方式,规定着自由的性质。关于境界,各家有不同的说法。为了避免主观上的臆断,我们还是将问题还原到历史陈述本身,从这中间找出回答。
境界,在其基本的意义上来看,就是某种际界、境地,佛道教对此没有多大的分歧,而且它所反映的基本事实是理智所面对的那个客观现象世界。成玄英说:“夫知必对境,非境不当。境既生灭不定,知亦待夺无常。唯当境知两忘,能所双绝者,方能无可无不可,然后无患也已。”“知”指有认知能力的理智,“能”指理智的能力;“境”指理智认知的对象,“所”指理智的能力欲施展的场所。这是说,认知对象的不确定性,招致了认知活动及其结果的不可靠性,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能是超越这两者本身,既不有赖于现象,也不满足这相对的、将有变的理智与知识。在这个意义上,境界不是个主观的问题,而是存在于主观之外的对象。只是俗人看不出这种对象与主体的不确定与不真实性,只有“玄悟之人”能够知万境虚幻,能够“心境两空,物我双幻”。然而,主观与客观的对应性决定了两者之间的不可分割的关系,离了主观,客观便没有了它自身,因为它得不到肯定,没有进入对象范围的存在只能是无意义的。同样,超越这两者的生命冲动,又预演了重构两者新型关系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