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自然与境界--论成玄英的《庄子疏》(7)
2016-04-07 01:07
导读:郭象提出了“玄冥之境”,又称“绝冥之境”,与他的性分说相关,他主张从个体与自性来看待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以物观物,等差无限;以内观物,
郭象提出了“玄冥之境”,又称“绝冥之境”,与他的性分说相关,他主张从个体与自性来看待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以物观物,等差无限;以内观物,物无差别。所以,他主张“内我而外物”,即从我自身看待,而不应“与物同波”,从等差的物看待。只要将性分发挥到极至,就能“体玄极妙,会通万物之性”,也即玄同彼我,冥灭内外,达到天地万物为一体。他举例说:“夫尧实冥矣,其迹则尧也。自迹观冥,内外异域,未足怪也。世徒见尧之为尧,岂识其冥哉!”世人只知尧是为帝之尧,这是从“迹”上看;却不知尧的内心世界早已冥寂玄同,看待世事无等差,此是从“所以迹”上看。这无疑是一个天地境界。成玄英也把道的境界称作“玄冥之境”,但异其趣。他所说的境界有一个普遍本质作基础,而且它是超世俗的宗教境界。郭象不承认普遍本质,而本质就在自身存在中。从而他的境界乃是自性定分所见的那个世界,乃是一个具有天地关怀的非宗教境界。
海德格尔的“澄明之境”的说法,对我们理解郭象和成玄英的境界说提供了一个相关性说明。在澄明之境里,我们在追问现象之际也从现象中学习,让现象(事情本身)对我们有所道说。也就是使现象以某种自明性向我们显示,成为无遮蔽的东西,所以澄明就意味着无蔽。它是一切在场者与不在场者的敞开之境,允许给予、接纳和自明性保持其自身并且在其中运动,故而,又叫作“自由之境”。但是,海德格尔说:“追问无蔽本身,并不是追问真理。”因为真理只是在正确性和可靠性上使用的,而没有涉及无蔽。而无蔽则表明的是在场性之澄明,即澄明允许了真理的可能性,真理本身却不是澄明。真理只是表明“被揭示”,“从晦蔽状态中取出来而让人在无蔽状态(揭示状态)中来看”。在成玄英那里,只是因为得到了真理,才得以进入那澄明而无蔽的自由之境,自由之境与真理就是同一存在的两面,真理是作为本体的现身与显现,自由之境则是这个本体的现身与显现的场域。与海德格尔主张真理只可能在主体中不同的是,成玄英主张真理既在本心上显现,但并不随主体一道浮沉,它的普遍有效性既在主体自身,又在主体之外。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注释:
《玄珠录》
《服气精义论》
《庄子注》:“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无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
《庄子疏》:“逍遥,自得之称。”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注。
“汤之问棘也是已”疏。
〈在宥〉“恐天下之迁其德”疏。
〈达生〉“请问,委蛇之状何如”疏。
〈 箧〉“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疏。
见刘笑敢《两种自由的追求?庄子与萨特》,台湾正中书局; 蒙培元《心灵超越与境界?自由境界说》,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颜世安《庄子评传?游世思想》,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参见崔大华《庄学研究》191页,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齐物论〉“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无师乎?”疏
同上“言未始有常”疏。
〈天地〉“行于万物者,道也”疏。
〈齐物论〉“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疏。
〈逍遥游〉“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疏。
同上“此小大之辩也”注。
〈在宥〉“故圣人观于天而不助”疏。
〈齐物论〉“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疏。
同上“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疏。
〈大宗师〉“昧者不知也”疏。
〈齐物论〉“辩也者,有不辩也”疏
〈在宥〉“无问其名,无窥其情,物固自生”疏。
〈齐物论〉“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疏。
〈逍遥游〉“之二虫又何如”注。
同上“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