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消费的税收政策研究(4)
2016-08-24 01:01
导读:五、促进消费的税收政策着力点和突破口 (一)建立农村居民个人所得税负所得税制度 中国消费的最突出题目之一是城乡消费差距过大。在中国,13亿人口中
五、促进消费的税收政策着力点和突破口
(一)建立农村居民个人所得税负所得税制度
中国消费的最突出题目之一是城乡消费差距过大。在中国,13亿人口中有8亿农民,而农民只消费了全国1/3的商品。据统计,农村人均日消费仅5元多,5个多农村人口购买的商品才相当于1个城镇人口购买的商品,而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农村消费水平的进步还有很大的空间。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农村人口每增加l元的消费支出,将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2元的消费需求。因此,若能进步农民消费,将会大大进步消费率。农民消费比例过低的关键是农民收进太低,导致农民无钱消费;就算是稍微富裕一些的农民,也因无社会保障而不敢消费。要进步农民消费,必须解决进步农民收进和社会保障这两大题目。在农村社会保障缺失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在农村建立个人所得税的负所得税制度来解决农民收进和社会保障两大题目。
负所得税是1963年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其著作《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中提出的。负所得税制度本质上是由政府补贴低收进者以维持低收进者最低生活费的制度。其具体办法是由政府规定出一个最低生活保障额度,根据个人的实际收进,对低收进者给予一定的补助,收进越高,补助越少。
负所得税计算公式是:
负所得税=收进保障数一个人实际收进×负所得税率
个人可支配收进=个人实际收进 负所得税
为了减少农村居民个人所得税负所得税制度施行的交易本钱,在初期可以假设农民的个人实际收进为零,并按照一定的基数和比例算出一个定额(收进保障数),对所有的农村居民都进行补偿;待配套条件成熟时,再进行完善,并规定所谓的排富条款,对农村居民中的富裕者取消负所得税,征收正的所得税。比如:在当前,可以先按照每月2 000元的基数,规定3%~5%的比例算出60~100元的收进保障数,由于在初期忽略农民的个人实际收进,那么,每个农民可以获得的负所得税为60~100元。负所得税的纳税人仅为具有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按照8亿农民来计算,大概每年要花费5 760~9 600亿元。对这部分负所得税的资金来源,短期可以由国债发行收进来填补,中期可以通过划拔一部分的国有股或国有企业利润作为专门基金来解决,长期可由税收收进来补助。通过在农村建立稳定的个人所得税负所得税制度,既可以长期增加农民收进,又可以稳定农民预期,以及行使一定的社会保障功能,从而将会大大进步农民消费的水平。
大学排名
至于农村负所得税制度与城市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整合题目,可以留在下一步再逐渐解决。
(二)增加所得税和财产税占财政收进的比重,增强所得税和财产税的地位
1 所得税增税的关键: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尽快实行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税制,扩大综合征收的范围,进步个人所得税的累进性,增加个人所得税收人。目前,中国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制,将个人所得划分为11类分别征收。分类征收的个人所得税,不能较好地体现负担能力原则,由于只有综合的所得才能够真正体现个人之间的所得差异和负担能力差异。因此,应改革目前的分类制个人所得税。只有尽快实行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才能较好地体现纵向公平;同时,也有利于增强个人所得税的筹集财政收进的能力,增加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收进的比重,强化个人所得税在中国税制中的地位。而且,强化个人所得税的收进能力,也有利于发挥个人所得税的收进分配调节作用和其它调节作用,由于只有在收进具有一定规模的基础上,分配调节才有气力。中国目前的个人所得税结构中,工薪阶层缴纳的税收占主体,而富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较少,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个人所得税人群分布结构正好相反。改革所得税制度,降低低收进者的税收负担,增加低收进者的税后可支配收进,同时增加高收进者的税收负担,实行结构性增税,不仅有利于税收公平,还有利于居民消费率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