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作业成本法毕业论文范文(7)

2013-05-04 18:17
导读:(2)选择成本动因,设立成本库 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在雄力公司备料、液压、喷漆、加盐、检查和生产制造等六项主要作业中,成本动因各自选择如下

(2)选择成本动因,设立成本库
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在雄力公司备料、液压、喷漆、加盐、检查和生产制造等六项主要作业中,成本动因各自选择如下:
备料作业:该作业耗用标准的设定都是以重量为依据,因为,材料构成了产品主体,导致该作业消耗成本与该作业产品的重量呈正比例关系。所以应该选择产品的重量作为该作业的成本动因。
液压作业:该作业的成本主要表现为对电力的消耗和机器的占用,这主要与产品消耗该作业的时间有关.因此,应该选择液压小时作为该作业的成本动因.
喷漆作业:从工艺特点来看,该作业主要与喷漆的道数有关,因此,应该选择喷漆道数作为该作业的成本动因。
加盐作业:该作业的成本主要为电离过程中的电力消耗、工业盐的消耗和机器的占用,随着加盐的次数增加,因此,应该选择每批产品的加盐批次作为该作业的成本动因。
检查作业:该作业以人工和仪器为主,而该公司的工资以绩效时间为基础,仪器也以使用时间做依据,因此,应该选择检查小时作为该作业的成本动因。
生产制造作业:该作业主要指车间直接生产工人的生产活动,其成本以人工费用为主,与工时呈正比例关系,故选择直接工时作为该作业的成本动因。
某一成本库(作业中心)耗用的可归集的总成本,除以该成本库对应的总作业量,即该作业的分配率。其意义和作用类似于制造成本法的制造费用分配率,只不过它只代表某类作业的成本分配率。各成本库的作业总成本和作业分配率如表4.1所示[15]。各个成本库有了自己的分配率,虽然加大了核算工作量,但是本企业拥有先进的会计核算系统,实现复杂而准确的计算,仍然是可行的。
(3)最终产品的成本分配
某类作业成本的分配方法为:某产品应分配的某类作业成本i=该类作业成本分配率x该产品消耗的该类作业量。如表4.1中每单位A产品分配的备料作业i=0.007177×2.3=0.0165071(元),A产品分配的其他作业的成本计算方法相同。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seac.com )
该产品应分配的全部作业成本=∑i,如表4.1中[15]:
A产品单位作业成本=∑i =0.0165071+13.10227708+0.0039803+1.89333+0.08543+0.113269
≈15.2148(元)

表4.1 与A型号产品相关的各项作业部门成本、分配率及单位产品各项作业成本一览表                                        单位:元
  备料 液压 喷漆 加盐 检查 生产工人
制造成本a  63826.59 59673827.55 65324.23 2627.23 2663.52 2893.56
成本动因 产品(用料)总量 液压小时 刷漆道数 加盐批次 检查小时 直接工时
总动因量b 8892654.2 59663456.7 86953642 2914 196403 53645.21
分配率=a/b① 0.007177 1.00017382 0.000751 0.901588 0.013561 0.053931
耗用作业量② 2.3 13.1 5.3 2.1 6.3 2.1
分配成本i=①×② 0.0165071 13.1022771 0.0039803 1.89333 0.08543 0.11326
资料来源: http://www.51lw.com/html/manage/chengbenguanli_61/603.html,编制而成.
4.3 作业成本法与制造成本法下产品成本计算的比较
4.3.1 制造成本法下产品成本的计算
间接成本的分配方法中,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最具有代表性。表4.1中的成本项目,在制造成本法下按工时总额分配,需将液压、喷漆、加盐、检查统一计入间接成本(即制造费用),间接成本总额=59673827.55+65324.23+2627.23+2663.52
                   =59744442.53(元)
由表4.1知生产工时总数为53645.27工时,
则间接成本分配率=59744442.53/53645.27=1113.695(元/工时)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ec.cN编辑)

由表4.1可知,每单位A型号产品耗用2.1工时,则单位A产品分配的间接成本为=1113.695×2.1=2338.758(元),从表4.1看出,产品重量主要由备料重量构成,所以备料的成本基本上可以代表直接材料成本,则每单位A产品的直接材料费为0.0165071元。而直接人工费为0.1132698元,则每单位A产品制造成本=应负担的间接成本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应负担的直接人工=2338.758+0.0165071+0.1132698=2338.888(元)
4.3.2 作业成本法与制造成本法下产品成本计算的比较
可以看出,作业成本法下A型号产品的单位成本为15.1248元,而制造成本法下A产品的单位成本为2338.88元。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其主要原因在于两种方法对间接费用的分配不同:制造成本法把每单位产品耗用的某一项成本标准(如工时比率),当成了对所有的间接费用(如备料、液压、喷漆、加盐、检查等)进行分配的比率,而实际上,产品分别耗用各种费用所占各种费用总额的比例,不可能仅仅用工时比例这样的单一指标来代表。制造成本法造成的结果是,高估了高产量产品的成本,低估了低产量产品的成本,体现在如表4.2和表4.3[15]:
表4.2 单位产品传统成本法下为亏损,但在作业成本法中为点利的产品调查表
单位:元
型号 市场单价   传统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
  生产数量 单位成本 单位利润 单位成本 单位利润
7 0.23 385000 0.3234 -0.0934 0.102 0.128
8 0.06 450000 0.1407 -0.0807 0.012 0.048
9 0.24 42400 0.4636 -0.2236 0.185 0.055
资料来源:同表4.1
表4.3 单位产品在传统成本法为盈利,但在作业成本法中为亏损的产品调查表
单位:元
型号 市场单价   传统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Ec.Cn编辑整理)
  生产数量 单位成本 单位利润 单位成本 单位利润
10 0.041 255 0.023 0.018 0.95 -0.909
11 0.18 301 0.03 0.15 0.45 -0.27
上一篇:股指期货推出后对现货商品市场的影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