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作业成本法毕业论文范文

2013-05-04 18:17
导读:

作业成本法毕业论文范文

目      录
1  绪   论 1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状况 2
1.2.1作业成本法的国外研究状况及应用概况                         2
1.2.2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研究状况及应用概况                       4
1.3题目研究方法 4
1.4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 5
2  作业成本法概述 6
2.1 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及核算要素 6
2.2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7
2.3 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步骤 7
2.4作业成本法的适用条件 9
2.5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区别 9
3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分析 12
3.1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运用现状 12
3.2 我国实施作业成本法存在的问题 12
3.3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 14
3.4 我国运用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建议 15
4.雄力集团公司运用作业成本的实例分析 17
4.1 公司背景及问题提出 17
4.2 作业成本法在雄力公司的实际应用: 17
4.3 作业成本法与制造成本法下产品成本计算的比较 19
4.3.1 制造成本法下产品成本的计算                                19
4.3.2 作业成本法与制造成本法下产品成本计算的比较                20
4.4 雄力公司运用作业成本法的实施评价 21
5.我国运用作业成本法的前景展望 25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5.1我国企业运用作业成本法的前景分析 25
5.2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27
结      论 28
参  考  文  献 29
致   谢 31
1  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降低成本是企业经营管理中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全球企业界对成本管理的关注呈越来越重视的趋势,主要原因来自于这样一个公认的事实:成本渗透于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之中,并已成为了决定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有效控制成本、进而降低成本”成为了各个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自提出以来,在理论界广受推崇,被视为当代管理会计的重大发展成就之一,也被视为新一代革命性的成本管理系统。作业成本法产生于现代企业的制造环境中,弥补了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在现代企业制造系统中的一些缺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而在欧美各国己经开始采用并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作业成本法改变了传统会计理论对间接成本的核算,所提供的成本信息更全面、客观、准确。国外对作业成本法的研究己经比较成熟,在企业应用中取得较大的成功。但我国学者对国外作业成本法的最新理论接触较少,大部分学者只是介绍作业成本法的理论,没有深入与我国当前的国情相结合进行研究,尤其是作业成本法在实践中暴露出弊端后,我国会计界都未进行深入的研究。截止2000年底,作业成本法已被广泛应用于预测采购量、成本管理、产品定价、新产品开发、顾客盈利能力分析等诸多方面,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也有一些成功的应用案例,例如许继电器成功地利用作业成本法控制了销售费用。但作业成本法的成功率并不高。而且,我国现阶段由于廉价劳动力带来的成本优势不可能长期保持下去,因此企业有必要根据本身实际情况,通过作业成本法降低成本。
(转载自http://zw.NSEeC.cn科教作文网)

总之,我国企业整体发展水平还不算高,但部分企业或某个部门环节已经具备了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条件,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结合国内外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根据我国当前实际情况提出几点解决对策,促进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实施和应用。

1.2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作业成本法的国外研究状况及应用概况
作业成本法最早由美国会计学家埃里克•科勒(Erie Kohler)提出。科勒当时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正确计算水力发电行业的成本。水力发电行业不存在原材料从市场上购进的问题,其主要成本是发电设施等固定资产的折旧和维修费用等间接费用及对设备进行监控和维护的人工费用。采用传统的以人工小时来分配间接费用,显然不能正确反映成本。这就从根本上冲击了传统的会计成本核算方法。科勒教授在他编著的《会计师词典》中,首次提出作业、作业账户、作业会计等概念,并对作业、作业账户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作业就是一个组织单位对一项工程、一个大型建设项目、一项规划、以及一项重要经营的各个具体活动所做出的贡献”[1]。由于这种作业观基本上是从管理学的角度提出的,因此其作业会计思想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拓展,当时在会计界也并未引起较大的反响。但是科勒的作业会计思想第一次把作业的观念引入会计和管理之中,是作业成本法的萌芽。
1971年,乔治•斯托布斯(George T Staubus)出版了《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一书,他在书中首次在作业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一套成本管理系统,对“作业”、“成本”、“作业会计”、“作业投入产出系统”等概念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2]。但是当时人们正热衷于传统成本管理,而且用来处理大量数据的计算机系统还没出现,所以,斯托布斯的思想依旧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当然实务界也并未采纳。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80年代后期,随着以MRPⅡ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广泛应用,以及集成制造的兴起,使产品成本信息与现实脱节,造成成本扭曲严重[18],严重影响到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战略决策。这促使大批西方会计学者对传统的成本会计系统进行重新审视,作业成本法成为会计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哈佛大学青年学者罗宾•库珀(Robin Cooper)和罗伯特•卡普兰(Robert.S.Kaplan)1988年首先对ABC给予了明确解释。随后,库珀在夏季号《成本管理》杂志上发表了《一论ABC的兴起:什么是ABC系统?》。接着,库珀又连续发表了《二论ABC的兴起:何时需要ABC系统?》、《三论ABC的兴起:需要多少成本动因并如何选择?》和《四论ABC的兴起:ABC系统看起来到底象什么?》。库珀还与卡普兰合作在1988年九、十月号《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计量成本的正确性:制定正确的决策》论文。这几篇著名的论文,对ABC的现实意义、运作程序、成本动因选择、成本库的建立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奠定了ABC研究的基石。此后在英美的《管理会计》等期刊上发表了数百篇研究ABC的文章,ABC理论已日趋完善。在此基础上,许多会计和工程领域的专家对作业成本进行不断探索和实证,证明该成本管理方法跳出传统的成本核算模式,更加有效准确的反映成本,同时对两位作业成本法创始人的理论进行完善和创新[2]。
上一篇:股指期货推出后对现货商品市场的影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