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作业成本法毕业论文范文
目 录
1 绪 论 1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状况 2
1.2.1作业成本法的国外研究状况及应用概况 2
1.2.2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研究状况及应用概况 4
1.3题目研究方法 4
1.4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 5
2 作业成本法概述 6
2.1 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及核算要素 6
2.2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7
2.3 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步骤 7
2.4作业成本法的适用条件 9
2.5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区别 9
3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分析 12
3.1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运用现状 12
3.2 我国实施作业成本法存在的问题 12
3.3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 14
3.4 我国运用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建议 15
4.雄力集团公司运用作业成本的实例分析 17
4.1 公司背景及问题提出 17
4.2 作业成本法在雄力公司的实际应用: 17
4.3 作业成本法与制造成本法下产品成本计算的比较 19
4.3.1 制造成本法下产品成本的计算 19
4.3.2 作业成本法与制造成本法下产品成本计算的比较 20
4.4 雄力公司运用作业成本法的实施评价 21
5.我国运用作业成本法的前景展望 25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1.2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作业成本法的国外研究状况及应用概况
作业成本法最早由美国会计学家埃里克•科勒(Erie Kohler)提出。科勒当时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正确计算水力发电行业的成本。水力发电行业不存在原材料从市场上购进的问题,其主要成本是发电设施等固定资产的折旧和维修费用等间接费用及对设备进行监控和维护的人工费用。采用传统的以人工小时来分配间接费用,显然不能正确反映成本。这就从根本上冲击了传统的会计成本核算方法。科勒教授在他编著的《会计师词典》中,首次提出作业、作业账户、作业会计等概念,并对作业、作业账户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作业就是一个组织单位对一项工程、一个大型建设项目、一项规划、以及一项重要经营的各个具体活动所做出的贡献”[1]。由于这种作业观基本上是从管理学的角度提出的,因此其作业会计思想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拓展,当时在会计界也并未引起较大的反响。但是科勒的作业会计思想第一次把作业的观念引入会计和管理之中,是作业成本法的萌芽。
1971年,乔治•斯托布斯(George T Staubus)出版了《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一书,他在书中首次在作业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一套成本管理系统,对“作业”、“成本”、“作业会计”、“作业投入产出系统”等概念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2]。但是当时人们正热衷于传统成本管理,而且用来处理大量数据的计算机系统还没出现,所以,斯托布斯的思想依旧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当然实务界也并未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