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研
2013-09-11 01:34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我国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研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摘 要: 生物医学工程(BME)是当代最受重视、最具吸引力的高科技
摘 要: 生物医学工程(BME)是当代最受重视、最具吸引力的高科技领域之一。我国的BME技术及产业 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尚存在着很大差距,国内市场处于被西方发达国家垄断、瓜分的状态,产 品贸易逆差巨大。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强力冲击下,我国BME产业在21世纪初面临着严重的 生存危机。当前,国内在技术标准、贷款担保、进口税收等方面的滞后政策,很大程度上制约 了我国BME产业的发展进程。因此,迫切需要比照发达国家经验,找出国内相关政策存在的缺 陷,有针对性地提出扶持政策,以便抓住机遇,实现我国BME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关 键 词:生物医学工程;政策缺陷;政策制定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简称BME)是理、工、医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是多 种工程学科向生物医学领域渗透的产物。它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原理与方法,从 工程学的角度,在多种资源上
研究生物体,特别是人体的结构、功能及其他生命现象,研究和 开发用于防病治病、人体功能辅助及卫生保健的人工材料、制品装置、系统和工程技术。BM E是当代最受重视、最具吸引力的高科技领域之一。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于1987年发表的“ 美国生物与工程系统研究”专门报告中,提出了11个领域作为当前
生物工程研究的重要领域, 其中除三个属生物技术外,其余八个均属生物医学工程。BME技术及产业是知识密集、资金密 集、多学科交叉、竞争挑战激烈的高科技领域,并与诸多高新技术产业有密切关联,能够有效 地带动嵌入式软件、集成电路、新材料等产业的发展。它是一个国家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尖 端水平的标志之一。最近几年,BME产品的国际贸易额每年以25%的速度增长,销售利润达40% ~50%[1],被认为是21世纪最活跃的新经济增长点和最被看好的朝阳产业。
大学排名 一、 我国BME产业的市场潜力与发展现状
2005年以来,中国BME市场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世界第三大市场,并且在以每年14%左右的速 度增长[2]。制药业和生物医学工程是当代健康产业的两大支柱,在20世纪90年代,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BME产业与制药业的销售额比例已经达到1∶1,而在我国目前这个比 例为1∶6[3],这也预示着我国BME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潜在市场 。
但令人忧虑的是,我国的BME技术及产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主要产品 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近20年[4]。从市场总量看,国内有近70%的医疗器 械市场已被发达国家的公司瓜分;在高档医疗设备市场,更呈现出进口产品几乎独霸天下 的局面,其中以GE、西门子和飞利浦三大医疗集团为突出代表[5-6]。业内人士透 露,我国医院90%的心电图机、80%的中高档监护设备和将近100%的高档成像设备都是舶来 品[7]。近年来,我国BME产品贸易逆差巨大且呈逐年增加的态势。
据不完全统计,仅美国一国生产的BME产品就占了全世界总量的40%以上,欧洲占了30%左右,日 本占了15%~18%,加起来几乎垄断了世界市场。而中国BME产品总产值仅占世界总销售额的2% [8]。
BME产品一般技术含量都比较高,且市场准入严格,迄今为止,不少关键技术都还被发达国家的 大公司所垄断。国内BME领域缺乏自主创新,大多是因循已有知识和技术,跟踪国外具体工作, 技术储备匮乏;对引进技术缺乏深入的消化吸收和跟踪创新,对引进国外产品,全力仿制,寄希 望于以市场换技术,但因停留在模仿产品水平,未能真正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及再创造, 结果丢了市场而未换到技术。因此,我们在技术结构上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产品技术水平、 产品质量难以满足临床使用的高要求,大多数产品难以参与市场竞争,高性能产品更难以与国 外产品匹敌。国内BME生产企业数量虽多,但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协作性差。加上市场信 息滞后,出现了严重的低水平重复现象。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国外BME产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不仅对处于起步阶段的BME民族产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对医 疗费用的高速膨胀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更为严重的是,这些进口设备中,有相当一部 分是发达国家已经淘汰的二手设备,在诊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面存在诸多隐患。因此,加 快发展我国BME技术及产业已刻不容缓。BME产业所具有的高投入、高风险、高利润以及对各 行业的全面渗透等特性,决定了其发展必然要在国家政策的干预下进行。自2003年开始,国 家发布实施了《生物医学工程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公告》,但目前来看,此专项实施效果尚不 明显,对BME技术及产业的研究与落实还有待深入,尤其迫切需要比照发达国家经验,找出 国内相关政策存在的缺陷,有针对性地提出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