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我国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政策环境(2)

2015-10-17 01:04
导读:金融制度结构和相关政策歧视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助资渠道和利用国外资本的范围规模。 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发展中外合资合作,是民营企业增强规模实力


金融制度结构和相关政策歧视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助资渠道和利用国外资本的范围规模。

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发展中外合资合作,是民营企业增强规模实力、引进先进技术、改善经营治理水平、进步市场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但是,长期来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是通过自筹资金或非正规融资渠道来创业、扩大生产和经营。通过国内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融资的比例很低;国外资本介人民营企业的则是寥寥无几;通过国际资本市场渠道进行融资,如海外上市、发行债券的民营企业根本就没有,更谈不上国外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有什么信贷业务。据国家经贸委与国际金融公司1999年对北京、温州等城市民营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只有3-4家民营企业在国内股票市场上市,还没有一家被调查企业曾从国外资本市场获取资本。而有15%的企业计划通过股票市场进行融资,有23%的企业希看跟外国公司建立合资企业,有11%的企业表示愿意向外国银行借钱。

造成我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狭小和利用国外资本规模不大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我国目前的金融制度结构安排客观上不利于民营企业。现行正规的金融体系仍处于国有经济的全面垄断之下,仍具有极强的计划经济烙印,信贷投放和证券发行的选择主要向国有企业倾斜,处于传统体制外围的民营企业是属于完全的市场经济,所以大多被排斥在现行金融体系之外,难以获取相关的融资支持,表现在国内融资上尚且如此,国外融资则更是难上加难,政策限制紧上加紧。如在b股、h股发行的企业审批和安排国外发行公司债券等方面,国有企业优先,民营企业大多受到政策歧视。

另一方面,长期来我国的外汇管制比较严格,国际资本活动受到我国政府的严格控制,民营企业利用外资条件限制较多。我国的外汇治理制度从改革前严格的计划管制到目前有治理的浮动汇率制,已经显示了很大的开放性,人民币在经常性收支项目方面已实现了自由兑换。但在资本项目下的货币不可兑换制对外资流进具有相当大的影响,表现在债务融资方面。但在资本项目下的倾向不可兑换制对外资流进具有相当大的影响,表现在债务融资方面,只能答应少数几家银行或企业,以国家的名义对外从事债务融资,这使国内企业在公司融资渠道方面受到相对多的限制,民营企业作为体制外围的经济实体,在举债方面的约束自然更多,一些国外金融机构和有意于推动民营企业的地方政府看而生畏。答应民营企业与外商合资合作经营,这也是民营企业利用外资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中外合资企业成立审批的条件对于大多数规模狭小的民营企业来说,具有相当多的限制力。据调查统计,目前上海市中外合资私有企业有近百家,相对于私营企业总量比例是相当低的。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政府政策鼓励支持体系的不健全影响了民营企业进行跨国投资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

选择跨国投资和进行国际经济合作,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市场指向型的。为了拓展产品出口市场、发展对外贸易;二是资源导向型的。为了利用比较上风,建立原材料生产基地;三是技术引进型的。为了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治理水平,收购吞并、参股或控股国外先进技术的企业。另外,发展海外工程承包和国际招标、开展国际租赁业务、买壳上市和bot投资方式等,也是企业实行跨国投资的重要方式。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的跨国投资主要还是属于市场指向和资源导向型的,尽管也有一部分具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开始进进国际市场,尝试用收购吞并等现代对外投资的形式,参与高新技术行业,但大多数民营企业还停留于以“边贸活动”为主体内容的小型对外投资上,民营企业进行跨国投资和国际经济合作总体上还处于相当低级的自发阶段。这不仅是由于我国民营企业的整体实力规模较小、产业发展层次偏低,而且还由于我国对民营企业发展还存有较多的限制条件,缺乏健全的鼓励民营企业跨国投资的政策支持体系。
上一篇:制度生产力的体系及其测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