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所有制结构的比较研究(上)(4)
2015-12-21 01:03
导读:(二)河南省改革开放以来从业职员的构成变化及分析 河南省1978-1997年按经济类型分的产业从业职员构成情况见表7,1990年一1997年按经济类型分的产业从
(二)河南省改革开放以来从业职员的构成变化及分析
河南省1978-1997年按经济类型分的产业从业职员构成情况见表7,1990年一1997年按经济类型分的产业从业职员构成情况见表8,1978-1997年职工人数和新
就业职员结构情况见表9。从表7、表8、表9可知:
1.自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从业职员的所有制构成中,职员增加最快的是非公有经济成分,其次是集体经济,再次是国有经济。从1978―1997年,河南省从业职员由2807万人增加到4820万人。增幅为71.7%;职工人数由420万人增加到841万人,增幅为100.2%;国有经济的职工人数由346万人增加到603万人,增幅为74.2%;城镇集体经济的职工人数由74万人,增加到177万人,增幅为139.2%;城镇非公有制经济从业职员由3万人增加到222万人,增加了73倍。
2.就产业从业职员的构成变化看:
(1)国有经济从业职员在1990-1997年间虽有一些变动,但相对稳定。值得留意的是,1997年国有经济职工数下降近30万,是近年来变动最大的,这表明国有经济已从一些领域退出,国有职工的身份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2)城镇非公有经济的从业职员有了大幅度增加,1990年为5.09万人,占城镇职工人数的0.16%,1997年为51.06万人,占当年城镇职工人数的14.53%。(3)农村产业从业职员1990年为172.05万人,占当年全省产业从业职员总数的34.99%;1997年为311.72万人,占当年全省产业从业职员总数的47.01%。农村产业是非国有经济成分,农村产业从业职员的大幅度增加,是我省产业从业职员增加的主要来源。
3.就产业从业职员、职工人数和新就业职员的所有制构成看:(1)国有经济职工在全省从业职员中所占的百分比,从1978年到1997年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1978年为12.3%,1997年为12.5%;城镇集体经济的职工所占百分比在上述年份里有一定的波动,呈现比重上升的趋势,1978年为2.6%,1997年为3.7%;增幅最大的是非公有制经济的职工人数,从1978年只占0.1个百分点,到1997年占4个百分点。(2)城镇职工人数的经济类型结构表现为,国有经济职工比重下降,由82.4%下降为71.7%,降幅为10.7个百分点;城镇集体经济职工比重上升,由17.6%增加为21.0%,增幅为3.4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由1990年的0.1%,增加到1997年的7.3%。(3)城镇新就业职员中,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吸纳职员的比重都在下降,1978年分别为66.3%、26.1%,1997年降为38.3%和13.4%;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吸纳新就业职员的比重在大幅度进步,1978年仅为7.6%,1997年达到48.3%。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三)河南省改革开放以来固定资产投资的构成情况及分析
河南省各种经济成分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见表10。各种经济成分局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所占比例情况见表11。
从表10、表11可做如下分析:1.假如把经济类型划分为三大种别,即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其他经济成分,可以看到,从1990-1997年,河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206.12亿元,增加到1165.19亿元,增加了5.65倍;其中,国有经济投资额由108.23亿元增加到569.15亿元,增加了5.26倍,集体经济由24.57亿元增加到222.67亿元,增加了9.06倍,其他经济成分由88.01亿元增加到373.37亿元,增加了4.24倍,增长速度最快的是集体经济,其次是国有经济,再次是其他经济成分。从产出情况看,1990-1997年,产业总产值由1036.73亿元增加到5642.14亿元,增加了5.44倍,增幅与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基本相当。其中,国有产业产值由572.03亿元增加到1559.55亿元,增加了2.73倍;集体经济由358.44亿元到1954.53亿元,增加了5.45倍;其他经济成分由106.26亿元增加到2128.06亿元,增加了20.03倍。其他经济成分投资增加4.24倍,同期产值增加20.03倍,说用其投资效果最佳;集体经济投资增加9.06倍,同期产值增加5.45倍,投资效果次之;国有经济投资增加5.26倍,同期产值只增加2.73倍,投资效果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