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当代中国的新工业化思潮(4)

2013-06-01 01:23
导读:其五,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除了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品外,几乎所有的产品都可以通过贸易取得。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用尽量少的资源消

  其五,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除了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品外,几乎所有的产品都可以通过贸易取得。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用尽量少的资源消耗生产最大的价值,然后通过国际贸易换回自己不具备优势、自行生产不符合经济性原则的产品。

  其六,根据其它国家和我们自己的经验,解决就业问题主要要靠服务业和小企业的发展。重工业部门每亿元投资提供0.5万个就业的机会,只有轻工业的1/3;在轻工业为主的阶段,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安置300万人就业,而在“重化工业阶段”则降为70万人。

其七,我国现在的惰况是,服务业实际水平不但低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还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服务业发展的制度障碍,关键就在于物质生产对于制度的依赖性不那么强,而服务业对制度的依赖性就非常强,正是制度安排有问题,所以服务业发展不起来。

  其八,现代制造业是与服务业相融合、具有许多服务含量的制造业。服务业务己经成为制造业企业的重要业务,甚至是主要业务。20世纪制造业的一项革命性变化是它与服务业相互融合(一体化),所以后期工业化又称为“服务业—工业化”(Service—Industrialization)。

  其九,信息化最主要的部分是服务业,信息产业不等于硬件制造,不是重工业。从价值构成也可以看出来。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信息产业中,软件和服务一般占70%以上,硬件占20%多,我们是倒过来了,基本上是硬件,然后才是软件,服务就更差了。

  服务业——工业化理论与新重化工业化理论尽管在后期工业化道路方向上发生了激烈冲突,但二者也有认同之处,主要有二:一是认为选择发展什么产业主要应该由市场选择,而不能由政府圈定,政府只能起鼓励作用;二是均看重生产性服务业的大发展,认为就业问题的根本解决有赖于此。基于我国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严重滞后的实际,服务业——工业化理论提倡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但我们也的确不应忽视支柱型工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国家经济安全应纳入新工业化内涵之考量。

  工业文明论认为新工业化即建设工业文明,而过去的所谓工业化只是工业发展,而无“化”。新工业化的重点在“化”,其含义是:现代大工业的发展,使一切非工业生产方式转化为工业生产方式;将国民经济中原来独立于工业之外的经济活动,纳人工业发展的轨道;使一切不适应现代工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和经济运行机制适应工业发展;将传统自给自足的农业“化”为现代市场农业,将大部分农村居民“化”为市民,将传统农业文明“化”为现代工业文明。工业化只存在于市场经济阶段。工业化和市场化高度融合、互为依托。工业化成败的关键,不在于工业部门的先后发展顺序,而在于工业化借以运行的机制,即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关系问题。推动工业化顺利展开的最佳机制是市场机制。要将政府职能的中心由促进工业发展转向调节各产业各部门的结构变化上。工业文明论把我国传统工业化视为工业发展而非真正的工业化,认为真正工业化立足于市场经济基础上,与市场化高度融合,最终形成新的工业——市场文明,而非传统的农业——土地文明,单纯的工业发展则将仍然陷于农业——土地文明的结构之中。工业文明论在中国仍然有积极意义,因为我们过去的确是以发展农业部门的方法去发展工业部门,而置市场化于不顾。工业化在我国显然没有完成,工业化与市场化的真正结合还刚开始,建设工业文明的任务还是很有挑战性的。但作为新工业化道路理论,工业文明理论显然不完全成熟,缺乏对我国工业发展业已产生的负面效应的清醒认识,也没有对当代新工业革命予以积极回应。

  新工业文明论把“工业文明”称为“天然化学文明”,认为“新工业化”或“新工业文明”乃是“人工化学文明”。该理论认定,人类文明的演进在本质上是由浅入深地不断推进对自然物质层次的认识与改造,人类文明的演进大体要经历三个大的历史阶段:对生命物质的认识与改造的“生物文明”阶段;对化学物质的认识与改造的“化学文明”阶段;对物理物质的认识与改造的“物理文明”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为初级的“天然利用”与高级的“人工生产”两个小阶段。对照历史,该理论认为,“采猎时代” 实际上就是“天然生物时代”,“农业时代”实际上就是“人工生物时代”,工业文明实际上是“天然化学时代”,工业文明之后的新文明,理所当然就是“人工化学时代”。“新工业化”作为一种“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的文明”,是一种比工业化更高级更深层次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具有七个基本特征:劳动对象的元素化;主导能源的物理化;生产手段的智能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循环化;生产和生活环境的生态化;生产和活动空间的太空化;新工业化对工业化的替代化。新工业文明论认为,目前全球范围内正在兴起的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是一场突破工业化的新文明革命。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必须在建设“适度工业化”的同时积极开拓和建设新工业化。中国建设新工业化的目标是,建设一个以智能化微制造科技为关键科技支撑体系、以深层次循环式生产为主导生产方式、以有限消耗自然资源的循环经济为根本经济体制、以崇尚创造和以类为本为核心价值观的新工业化社会。新工业化建设主要包括七大发展战略。(1)科技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信息、生物、纳米、新能源、新材料、生态、太空等新科技的发展。(2)产业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信息产业、生物产业、纳米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生态产业、太空产业等新工业产业的开拓和发展,这些新工业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最终将取代传统的工业部门。(3)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新工业化经济是一种深层循环生产和循环经济。(4)水资源发展战略,从单纯利用天然淡水向“人工制造淡水”转变。(5)能源发展战略,主要是物理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包括太阳能、风能、热核聚变能等,最终是月球能源基地的建立。(6)材料发展战略,其核心是实现材料元素化。(7)太空开发战略,主要是对月球和太阳系的行星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包括资源开发利用以及生态化改造。新工业文明理论具有高度的理论性与战略性,属于高科技密集型工业化思路,就其作为赶超型战略理论形态而言,没有根本立足于市场经济和资源禀赋的基础之上,属于一种政府战略考量。新工业文明论与工业文明论都属于一种社会文明形态转型理论。

上一篇:美日经济的巨大落差对我国的启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