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的中产阶级与他们的消费文化(11)

2016-06-02 01:01
导读:中国中产阶级是一个在特定的时期(多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浓缩期)和混合制度(市场与计划)下快速衍生的多元群体,不同的群体的文化、品位、价值观


  中国中产阶级是一个在特定的时期(多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浓缩期)和混合制度(市场与计划)下快速衍生的多元群体,不同的群体的文化、品位、价值观念有很大的差异,生活方式也还处于一个与形成阶段。这一过程决定其阶层的生活方式与品位特征尚不明显。同时,在消费日益个性化的今天,中产阶级的品位、文化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内部不同群体的生活模式正在构建。若套用布迪厄的社会场域与阶层关系例子,看中国的中产阶级不同群体的社会场域,会大体勾勒出这样的图画:

  经济资本优势的中上‘新富’阶层,通过别墅、豪华汽车、高级宴请、高尔夫或各种俱乐部会员证、瑞士名表、名牌服装(依然会有人炫耀地连标签一起穿着)、XO、高级发廊或美容厅、生活秘书或情人等作为身份象征;而中等或中下‘新富’阶层则以连体别墅、中档宴请、健身院、国产名酒、麻将、中档汽车、跟团等作为身份象征;

  文化资本相对优势的专业阶层,以品位咖啡厅或酒吧、会、画展、网球、境内外旅游、现代或后现代装修风格、看《读书》,《读者》作为自己的品位;

  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都不多的普通白领则以都市白领楼宇的购买、精品屋、时装(折价名牌或仿制品)、看《魅力》、《瑞丽》等时尚杂志、喝卡布奇诺、美容院、时尚发型、保龄球、偶尔的高尔夫练习、必胜客、麦当劳等国外快餐作为身份标识;

  新型文化人则以品尝法国红酒或鸡尾酒、听时尚流行音乐、各种小型聚会、模仿或个性化的装饰、分期付款购车、同居、看《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文化苦旅》等作为品位。尽管费瑟斯通曾用有些揶揄的口吻评论到:新型小资产阶级是一个伪装者,渴望自己比本来的状况要更好,因而一味的对生活投资。他拥有很少的经济和文化资本,所以他需要得到他们(1991;第132页)。但在中国,因他们的工作场域,这一群体的生活方式更有引导性。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总体去看,中国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浮现这样一些倾向:

  时尚消费。十分关注国际、港台、国内流行趋势,有选择或盲目的跟进,以保持始终‘In vogue’。尤其是35岁以下的青年中产群体,他们的消费水平总是会略高于收入水平。消费外来产品也是他们流行的一种时尚。如阎云翔的报告‘在美国,快餐常客通常与低收入、低品位联系在一起而在北京,大多数快餐常客是中层专业人员,时髦的雅皮士和受过良好的年轻人。吃洋餐,买洋货已是中国雅皮士把自己归属于中国白领的重要方式’(2000,第231页)。

  品牌消费。中产阶级的大多数都十分关注品牌,并选择性的拥有品牌。经济资本雄厚的新富或高层白领用知名品牌进行包装和消费;经济资本不那么雄厚的在耐用品、‘地位商品’(威廉。莱斯;1983)上选取品牌;较为拮据的人则在服装、装饰品、化装品等能够支付的条件下选择品牌。可以说,已经很难找到不拥有任何一样品牌的中产群体,哪怕是一再标榜拒绝国外品牌的官员,也可能正在用着ZIP 火机或足登皮尔。卡丹。商品的符号价值在此具有更重要的象征意义。

  文化消费。中产阶级有向上跃升愿望和地位忧虑,这就促使他们有较强列的学习、更新动机,通过获取新的技能、文凭等提升文化资本竞争优势。因此,工作之余参加各种培训是中产阶级群体、尤其是白领阶层重要的生活内容。中产阶级是目前中国社会文化消费支出最大的群体。中国的文化产业将主要靠他们推动,无论从生产还是消费的层面。他们是《早报》、《三联生活周刊》;《读者》等资讯与时尚报刊的主要消费者。互联网、音乐会、画展、博览会等也是中产阶级的主要消费场所。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品位消费。在中国目前大概没有那个其他阶层比中产阶级群体更为强烈的关注和学习品位。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的流露出某种品位标志,一方面是为了突出个性特征;另一方面,则是想显示出一种身份的‘区隔’:不仅区隔与其他阶级,特别是下层阶级;同时也是内部不同群体的区隔。如费瑟斯通所言‘文化是合成的,它不单是穿什么衣服问题,而且还包括怎么穿的问题’(1991,第21页)。不同群体,尤其是文化资本优越的人更希望借助品位显示出与新富等不同群体的区隔。
上一篇:基于动态环境资源产业经济竞争优势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