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财政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出口(5)
2016-06-30 01:04
导读:2、间接政策措施 (1)优惠政策不断扩大吸引和有效利用外资,促进出口,利用外资大大促进了出口。1998年全国48.68%的进出口总额、44.1%的出口总额、54
2、间接政策措施
(1)优惠政策不断扩大吸引和有效利用外资,促进出口,利用外资大大促进了出口。1998年全国48.68%的进出口总额、44.1%的出口总额、54.7%的进口额都是有外商投资企业提供的。因此,加大吸引外资和有效利用外资的力度,能够大大促进出口。
(2)加强对外经济合作,带动出口。对外经济合作,直接输出的是劳动力,由于这些劳动力熟悉或习惯于使用我国的产品,非常有利于带动我国的出口,1998年工程带动的国产设备和材料的出口7.59亿美元。因此,加强对外经济合作,不仅可以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而且还可以直接带动相关国产设备和材料的出口。
(3)适度增加对外援助,发挥财政援助资金的作用,使之成为外贸增长的开路先锋。援外扩大了我国的国际市场,带动了我国的对外贸易,促进了我国对海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有助于促进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同时,经援项目发挥了重要的先导和示范作用,我国的经援项目,向受援国展示了我国工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及性能,对与开拓我国商品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和促进我国企业与当地企业的投资合作发挥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二、长期内扩大出口的政策,就是促进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标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加强、规范财务管理和完善
规章制度,强化自我约束,提高企业的效益,是我国企业改革的一个长期主题,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尤为如此。一般说来,计划经济是“物的经济”,政府往往通过物的分配来支持国企改革,而市场经济是“人的经济”,政府应该注重培养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效益。财政作为外贸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应该逐步减少对外贸企业的直接“照顾”(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加强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促进外贸企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外贸从“创汇型”向“效益型”转变,使企业眼睛既要向外,以国外市场信息为基础,又要向内,向管理要效益。如果以“小猫钓鱼”比喻外贸企业经营的话,就是财政要减少直接给予企业“鱼”的做法,而多培养企业“钓鱼”技术。建立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良性转化机制,促进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不断增强外贸企业的竞争力。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