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宏观投资效率测度的指标与方法(3)
2017-05-03 01:09
导读:由于不同行业的资本边际收益率相差悬殊,为确定资本边际收益率而采集的数据口径不一,计算繁复也影响了计算的准确性。为了规避这一问题,龚六堂、
由于不同行业的资本边际收益率相差悬殊,为确定资本边际收益率而采集的数据口径不一,计算繁复也影响了计算的准确性。为了规避这一问题,龚六堂、谢丹阳采用了函数估计法。程序是先假定一个总量生产函数Y=F(K,L;x),用总产出Y、资本存量K、劳动投入L等统计数据对方程进行回归,估计出相应的参数值x,最后计算得到F(K,L;x)对K的一阶导数,求得资本边际收益率。比较计算结果发现我国省际之间“1970—1984年资本存量的边际回报率差异水平下降(最高0.41,最低0.3),说明资本存量的配置有效性增加,之后处于稳定的水平,表明资本存量配置的有效性处于稳定状态。”
由于资本边际收益率方差因行业、地区不同而不同,因此各国之间的方差数据不具有可比性,Wurgler(2000)提出了第二种方法,即用回归方程
ln(Iict/Iict-1)=αc ηe(lnVict/Vict-a) εict。其中I表示国家c中的行业在第t年中的实际总固定资产形成;V是相应的实际产出增加值;I、V均经过价格指数平减,为实际值。方程中的ηe为“行业投资对产出的弹性系数”。一个国家的ηe越高,说明这个国家行业间的资本流动对行业兴衰的变化越敏感,资本配置效率越有效。Wurgler发现发达国家的ηe显著为正,欠发达国家则大多不显著,说明发达国家的行业投资对投资机会的变化更敏感,投资效率更高。Wurgler的研究思路确对投资效率的测度有一定的启发,但实际总固定资产的形成以及实际产出增加值的内涵不清,该方法应用时实际固定资产形成有人用固定资产存量,有人采用固定资产形成值、实际产出增加值,有人用利润,有人用GDP,因此该方法还需在理论上进一步充分论证,避免含混不清。
以上学者对宏观投资效率问题的研究各有心得,学习与借鉴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宏观投资效率的评价方法对研究转轨时期中国的投资问题研究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但如何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特点与投融资体制变革的进程,探索一套适用于我国现时宏观投资效率的简便可行的指标及测度方法体系,为经济建设服务,这将会是投资理论工作者近期内一项亟待完成的课题。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参考文献:
[1] 武献华.投资效益分析与评价[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2] 黄毓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江西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数量分析[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5).
[3] 樊彦潇.经济增长与中国宏观投资效率研究[D].
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5.
[4] Solow.Technical Change and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7,39:312-320.
[5] 袁志刚,何樟勇.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动态效应[J].经济研究,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