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宏观投资效率测度的指标与方法

2017-05-03 01:09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论宏观投资效率测度的指标与方法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转轨经济条件下
摘要:转轨经济条件下,宏观投资效率测度的指标与方法需要重新考虑。在考察计划经济条件下宏观投资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建议延用投资效果系数与投资弹性系数,并通过对西方经济学中投资效率理论及方法的梳理与评价,引发读者思考,希望可以共同探讨转轨经济条件下科学地测度宏观投资效率的指标与方法。  关键词:投资;宏观投资效率;指标;方法
   
  由于资源约束,仅仅依靠投资数量的扩大不足以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投资效率的提高才是关键。但在宏观经济管理工作中,人们对如何测度与判断宏观投资效率至今没有统一的看法。因此,笔者对宏观投资效率的测度指标、方法与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希望能够澄清转轨经济条件下,我国宏观投资效率研究的思路。
  
  一、统筹协调经济建设规模和国力
  
  国内外关于宏观投资效率的论述散见于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中,这些文献所使用的判断投资效率的指标不尽相同,自成体系。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投资主体是企业,总投资的数量、结构与投资方式是众多企业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博弈结果,系统研究“宏观投资效率”的文献并不多见(樊彦潇,2005)。
  过去,我国在以固定资产项目投资管理为核心的投资体制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投资效率评价方法体系。这些评价方法与指标有些适用于目前我国宏观投资效率评价,有些则不适用。
  
  上表中所列后两行的指标由于反映的是项目建设期的投资效率,没有反映项目投产后运营期的效益如何,因此无法据此判断宏观投资效率。试想项目建设过程中投资活动是优质高效的,但项目运营两年后由于市场需求变化,产品滞销,那么,从后两行指标数据显示的信息就与实际情况不符,因为后两行的数据一定是漂亮的,而宏观投资效果系数则表现相反。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二、统筹协调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发展
  
  (一)投资效果系数
  投资效果系数是指一定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额与引起这一增加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例。它从资金投入与产出比率上较全面地反映投资活动的最终效益。因此,在投资规模一定的情况下,投资效果系数一般是越大越好。武献华(1994)的研究表明,1956—1984年间,我国的投资效果系数波动较大,处于-1.44~1.02之间,均值为0.51。黄毓哲(2004)的研究则表明,1996—2002年间,我国投资效果系数处在19.65%~28.10%之间,且呈下降趋势。当然,这一观察结果伴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因此,简单根据1956—1988年间的投资效果系数大于1996—2002年间的投资效果系数比较就判断后一时期的投资效率存在问题是不科学的。因为投资活动本身具有乘数效应,即使是无法投入使用的“豆腐渣”工程,也会在固定资产投资当期促进GDP的增长。另外,前一时间段处在计划经济时期,固定资产投资涵盖所有投资行为,而后一时间段,我国处于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只是广义投资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不具有可比性。
  (二)投资弹性系数
  投资弹性系数是国民收入对投资变动敏感程度的衡量指标,是当年投资增长速度与当年GDP增长速度之比。投资弹性系数越高,说明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大,投资的效率越高。我国近年来投资弹性系数的具体情况见下表:
  
  下表数据显示我国投资弹性系数1999年后逐年下降,说明国民收入对投资变动的敏感性在下降,而相关数据表明,这一时期,我国的投资规模在不断扩大,资本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正在发挥效用。投资弹性系数可以从一定角度反映宏观投资效率,但与投资效果系数一样,有一定的局限性与适用范围。首先应注意该指标所指投资的含义仅限固定资产投资;其次是GDP是否可以充分代表投资的成果。人们渐已达成共识的是GDP虽然可以用来衡量经济数量的增长,却无法衡量增长的质量。经济增长必然会遇到资源承载条件的约束。因此,采用绿色GDP即剔除环境污染成本的GDP指标来测度宏观投资效率才更为客观。
上一篇:国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