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生态化模式与保障机制分析(3)
2017-08-08 01:51
导读: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笔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制定较为完善、切实可行的环境政策体系。加强环境政策制定和执行力度,将生态要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笔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制定较为完善、切实可行的环境政策体系。加强环境政策制定和执行力度,将生态要素嵌入经济活动中,使之内生化,激励企业进行生态化创新。环境政策工具有排污收费、排污权交易、环境补贴、产品标准、市场准入等多种选择,不同政策对生态化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不同,政策效果也不同。选择政策工具的原则应该是比较各种政策的成本和收益,明确环境政策的适合领域,考虑政策实施的可行性和效率,通过一系列协调的环境政策组合,推动传统生态化技术创新。
第二,建立、健全有利于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制度和政策体系,包括与创新直接相关的知识产权制度、补贴制度、科技咨询和服务体系、税收制度以及不直接相关的金融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以补贴制度为例,政府可减少对资源产品的补贴,增加环境津贴。政府对许多资源产品的补贴,可能弱化厂商开发高效、低耗、低污染产品的动力和消费者努力节约资源、提高使用效率的积极性。政府如果对资源产品的补贴用于对环境的津贴,可以促进对有益于环境的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例如对商业燃料提供津贴,间接上就可以减少对薪材和木炭的使用,保护森林资源。
第三,培育企业生态化创新能力。生态化的复杂性和前沿性使得企业对创新能力的要求很高,而且生态化还呈现出技术链特征,单个企业或单项的技术创新常常并不能对整个技术链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企业需要通过体制改革,盘活科技资源。政府可搭建平台,促进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第四,营造有利于生态化创新的社会氛围。政府应通过宣传、教育和宏观政策引导等多方面措施,培育企业的生态意识和技术创新精神,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素养。同时,培育和激励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生态环境责任感的企业家。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第五,利用价格效应实现资源利用综合化。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结果可以灵敏地通过价格反映出来。政府应制定规则,对污染量进行定价,对环境、资源的价格进行正确评估,从而有效地利用价格效应,进行市场交易。在市场交易的价格效应下,环境资源的合理定价,力求利润最大化,激励企业节省资源、综合利用资源。
参考文献:
1、杨华峰,冯俊文.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启示[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2).
2、袁增伟,毕军等.传统产业生态化模式研究及应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2).
3、熊璟.论我国产业生态化及其实践策略[J].新西部,2007(16).
4、孟书敏.产业生态化的制度经济理论分析[J].北方经济,2006(7).
5、黄劲松.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化技术创新[J].生态经济,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