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际边界地区经济协作的思考
2017-09-03 01:11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关于省际边界地区经济协作的思考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内容摘要:省际边界地区指那些资源富集区、革命
内容摘要:省际边界地区指那些资源富集区、革命根据地、民族聚居区的地区,而省际边界地区经济发展研究却是一个容易被忽视但却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问题。目前,省际边界地区存在较为严重的交通“瓶颈”,产业结构趋同明显,市场无序竞争渐多,政府职能常常错位。本文认为省际边界地区开展经济协作的关键是树立一体化的观念,基础是交通对接,核心是市场共建、产业互补,落脚点是培育区域龙头企业。
关键词:省际边界地区 交通 产业 市场 企业
省际边界地区位于我国最大的行政单元—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交界处,其经济发展研究绝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一个容易被忽视但却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问题。
省际边界地区概况
省际边界线漫长,边界地区面积巨大。目前,我国共勘定省界68条,总长6.2万多公里。其中陆路边界线总长5.2万公里,分布着849个县(市),占全国总县数的39%。山东省有8个地级市与外省毗邻, 河南省与6个省相邻,浙江省有13个县(市)与外省交界,湖北省边界地区涉及37个县(市、林区)的144个乡镇。
省际边界地区发展慢,实力弱。2001年,我国省会城市所在地区与人均GDP最低的省内边缘地区的平均差距为4.45倍。河南省有34个贫困县,有一半分布在边界地区。山东省省际边界地区的面积和人口均占全省总量的50%左右,但GDP总量却仅占30%。湘鄂边界20个县市区,2004年GDP总量为675.9亿元,财政收入为36.1亿元,分别约占两省县市区GDP的1/14,财政收入的1/20。
省际边界地区较为偏远,发展边缘化。区域划分的准则是行政管理区域与自然单元吻合,而界线常常是较为偏远的山地分水岭或河流,从而使其往往处于各省区经济发展的边缘。仅就湘鄂两省而言,武汉、长沙省会经济及其城市经济圈,将永立区域经济的潮头;湘鄂两省腹地,如株洲、岳阳、常德、宜昌、襄樊、十堰、黄石,也初步形成颇具影响力的经济带;两省的国家级贫困县大多集中在交界的武陵山区和幕阜山区。
省际边界地区是资源富集区、革命根据地、民族聚居区。省际边界地区煤炭储量至少有3000亿吨,占全国的40%以上。不少旅游产业密集带大都跨越了省级行政边界,如大三峡旅游区、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大香格里拉旅游区等。湘赣边界地区、闽浙赣地区、鄂豫皖地区、湘鄂川黔地区、太行山区、陕甘宁边区等,都是革命根据地。西藏、四川、云南三省间是藏彝走廊,瑶族、侗族主要聚居在湖南、广西、贵州交界地区,鄂湘黔渝四省市交界处聚居着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30多个少数民族。
省际边界地区经济协作存在的问题
边界地区存在严重的交通“瓶颈”。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甘肃、宁夏、青海十地边界地区有453条公路干线,而184条在边界处出现断头。江西首先修通了南昌至九江的高速公路,然后修通了九江至景德镇的高速公路,而和武汉、长沙、杭州、广州的高速公路直到近两年才修通。广西首先修通的是南宁至桂林和北海的高速公路,而通往广州的高速公路则放在最后。扫描湘鄂边界,也容易发现许多错位现象:重重设卡——来凤与龙山相距7公里,两头分设收费站;断头路——五峰与石门,一条修筑20年的公路,被300米断头路隔断;通城与临湘,一条维系两县经济命脉的通道,南北不同步。
产业趋同、龙头企业少。湖北省恩施州2003年提出,做“强”卷烟工业,做“大”水电工业,做“精”富硒绿色食品工业,做“壮”药化工业,做“新”建材工业,积极发展建筑安装业。毗邻的湖南省湘西州则在2004年提出,将紧紧围绕水能、矿产、竹木、食品、中医药和旅游资源重点开发。与此同时,湘西隔壁的铜仁地区确立采矿、机械、水泥、烟草、
服装等为主导产业。与恩施、湘西、铜仁共邻的黔江则认为主要有电力、农机、煤炭、水泥、印刷、卷烟、陶瓷、建材、化肥等工业。在湘鄂交界的岳阳附近东西长不到100公里的区域,有三家啤酒企业对峙。据统计,湘鄂边界20个县市区,上市公司只有4家,至于外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更是屈指可数。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政策竞相攀比,政府职能错位。举例为证: 2004年,湖南临湘得知邻居湖北赤壁进入扩权试点县市之列。于是要求同样的扩权试验。公安黄山头是湖北省政府2000年11月确定的10个重点口子镇之一,由省交通厅对口扶持,每年有一两百万元扶持资助。安乡黄山头只是湖南常德市2000年8月列作的9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一直申请省级试点镇但未获批准,每年只有常德市拨给的20万元扶助款。安乡黄山头积极奔走,要求给予自己与湖北黄山头相应的级别和扶持。
市场无序竞争,经济违法行为多。一是比政策。湘鄂两省的黄山头,为了镇上600多个工商户的税收,在简单的商贸争夺战中重复着一个个“比优惠”的沉重故事。桑植县的北镇与鹤峰县的南镇同处一条街,分属湘鄂两省,街两头执行的有些政策一有异,使得一条街上的生意人两头搬。二是比建设。在边界城建上注重量的扩大,而忽略质的提高;边界交通立足各自一方,相互联通不够。三是争原料。产业结构趋同,互争原料市场;口子镇简单对擂,内耗严重。四是形成畸形边贸,林木不让出彼省,工业品不让入此省。如赤壁与临湘,眼睛盯着竹木市场建设管理,却忽视支撑市场最本质的产品更新换代,导致市场萎缩。五是重复建设。在湘渝黔边区,石板街、吊脚楼比比皆是,拦门酒、对歌处处可见。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地理环境方面的隐蔽性和行政管理的相对薄弱性,边界地带逐渐被制售假冒伪劣等经济违法分子所青睐。
省际边界地区经济协作建议
经济协作的关键是树立一体化的观念。现代化的市场已无省界、国界的壁垒,贸易壁垒最终只能导致自己的落后与麻烦。省际边界打破阻隔,贵在同步。边界经济政策可同步——从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生产力发展障碍出发,给边界地区县市更宽松的政策和相应权力。产业结构构筑可同步——项目安排、招商引资可通盘考虑,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打破壁垒的行动可同步——鼓励按经济规律办事,在一条产业链上互相扮演上下游角色,允许各种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由谁来实现这种同步?成立边区区域经济发展合作组织。以湘鄂边界为例,两省有太多需要协调的事情,有太多可以合作的领域。比如洞庭湖南北治理,两个列入西部大开发的自治州的相互借力,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协作管理,几条连接两省的道路和大桥,系列旅游资源的合作开发,等等。以同步的方式,促进湘鄂边界经济一体化,力争为中部崛起作贡献,不失为一个可行途径。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经济协作的基础是交通对接。省际边界地区要共同抓住国家编制“十一五”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机遇,合理规划,争取项目对接,编织立体交通网络。具体到湘鄂黔渝边界地区来说,就是要以枝柳铁路、石长铁路、渝怀铁路、宜万铁路为骨架,以329、309、310、320、326国道和长江、乌江航道及张家界、铜仁、恩施、黔江机场为支架,围绕张家界、吉首、怀化、黔江、恩施、铜仁等地为中心城市向县乡镇延伸建立环形网络状城市群,以永定、慈利、索溪峪、桑植、永顺、龙山、花垣、凤凰、芷江、洪江、沅陵、吉首、铜仁、秀山、来凤、利川、巴东、黔江、酉阳、彭水、石桂等城镇为据点,制定交通线路规划,加快改造209、329、320、326国道为高等级公路,实现村村通公路目标,加快建设渝怀铁路、宜万铁路,联手规划黔张铁路项目,着手修建长渝(长沙—重庆)高速公路,整治乌江、长江等流域及其境内码头,实施畅捷工程,建立四通八达的立体
交通运输网络体系,把武陵边区与海内外各地连接起来。 经济协作的核心是市场共建、产业互补。即资源互补、客源互流、信息互通、利益共享、联手合作、共谋发展。由合作各方共同出面,联手对跨区域的各种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对区域内的产业要素进行重新审视与优化组合,消除产品空间组合的替代性竞争现象,形成互补性分工体系和差别化战略。对外整体作战,对内利益分享。目前湘鄂联手打造环洞庭湖旅游圈就是较好的尝试。通过湘鄂边旅游协作区年会制度,设立理事会等常设机构,加强信息交流,整合洞庭湖两岸及周边各城市的旅游资源,共同打造“天下洞庭,中国水乡”特色的整体品牌。
经济协作的落脚点是共同培育区域龙头企业。湘鄂边界地区的龙头企业总体上仍是规模小、实力弱、功能差。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是共同加大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着重培育一批有优势、有基础、有前景、与农民结成紧密利益关系的骨干和重点龙头企业。二是促进市场经营主体与农业生产主体的角色转换与渗透,通过健全的利益机制,将农产品生产、运销、加工、经营等各个环节串连起来,使产加销链条衔接得更加紧密。三是引大资、引良资、共投资。湘鄂边界的上海望春花集团和石首吉象木业是立足于边界互补经济的典范。上海望春花集团选址松滋,依托湘鄂边界的两大早熟柑橘集中产区进行柑橘汁多品种深加工——以湖南石门为中心的近百万亩柑橘产地和以湖北宜都为中心的近百万亩柑橘产地,先期投资近亿元,从意大利引进生产线,很快建成望春花果汁有限公司,并向柑橘产区派出各路“大使”,作出收购湘鄂边界柑橘产品的精心安排。石首吉象木业——以意杨等速生丰产林为原料的大型森工企业,已把生产的原材料车间,营造在湘鄂边界的60多个县市。据石首有关部门统计,接受吉象木材收购辐射的湘鄂两省众多县市,每年有近40万农民从中获利8000多万元。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参考文献:
1.中央电视台.全国省县界线管理专项检查今天正式启动,2004-07-29
2.郭荣星.中国省级边界地区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
3.贾若祥,侯晓丽.山东省省际边界地区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2)
4.张震宇,王超,范青凤.河南省边界地区经济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3)
5.章伟江,端木斌,吕思龙,黄伟.浙江省际边界县(市)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2(5)
6.湖北省计委财贸处.湖北边贸市场建设与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上)[J].计划与市场,1999(2)
7.肖金成.省域中心与边缘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J].重庆工商学报(西部论坛),2004(3)
8.曾祥惠,杨发维,李济东,杨礼兵,翟志清,黄俊华.中部崛起边界有责—湘鄂边界经济浅论[N].湖北日报,2004-06-17
9.陈述彭,曾杉.区域开发与区域划分[J].地理科学,1997(2)
10.姚守拙.设立民族区域经济合作开发区[N].华南新闻,2005-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