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极理论视角下的我国中、西部增长极战略布
2017-09-07 06:51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增长极理论视角下的我国中、西部增长极战略布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当前我国要解决东、中、西区域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仍然要
[摘要]当前我国要解决东、中、西区域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仍然要继续坚持增长极理论的非均衡发展思路。增长极既可以依靠市场的力量自发形成,也可以依靠政府的力量诱导形成。一般来说,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不具备增长极自发形成的条件,只能依靠政府有计划的诱导,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发展那些有比较优势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建立若干个经济增长极,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动力量,促进这些地区的快速发展。按照这个思路解决我国的区域差距问题,应该实施新的增长极战略布局,即对东北、中部、西北、西南等四个欠发达区域综合考虑,统筹规划,建立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增长极、以武汉为中心的中部增长极、以西安为中心的西北增长极、以重庆一成都为中心的西南增长极四个新的区域增长极。
[关键词]增长极理论;中、西部增长极;战略布局
增长极理论是发展经济学和
区域经济学中非均衡发展理论的代表性成果。它形成于20世纪50~60年代,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来的,后来,佩鲁的布代维尔、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提出来以后,很快从一个经济概念上升到一种发展战略,并被许多国家运用于区域发展规划,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乏成功的先例。增长极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经过我国学者的吸收和创新,提出了“梯度推移”理论和“点轴系统”理论,对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从均衡发展向非均衡发展调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东部三大经济增长极的迅速崛起,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说明增长极理论在我国的实践是成功的。当前我国区域经济面临着东、中、西区域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回到过去的均衡发展思路,仍然要坚持非均衡发展思路。只不过非均衡发展的战略重点必须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即根据中、西部的资源、区位、产业等各方面条件,确定几个重点区域作为中、西部经济增长极,重点扶持,优先发展。再通过增长极的扩散作用拉动中、西部经济快速发展,逐步遏制和缩小中、西部地区同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进而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人们已经习惯用东、中、西发展差距表述我国区域发展差距,所以为研究方便起见,本文的中、西部界定范围有所扩大,除了西部十二省、市、区和中部六省外,还包括东北三省。
一、增长极理论的基本内涵与政策主张
把握增长极理论的内涵与政策主张,关键是要搞清楚什么是增长极、增长极形成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增长极是如何形成的三个问题。
1、经济增长极就是一定区域的推进性产业。佩鲁认为现实世界中经济要素的作用完全是在一种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的。增长并不是同时在任何地方出现,它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上。增长极通过吸引力和扩散力作用不断扩大自身规模,对所在部门和地区产生支配性影响,从而不仅使所在部门和地区获得优先增长,而且能够带动其它部门和地区的迅速发展。
那么到底什么是经济增长极?佩鲁是通过对经济空间的分析而提出增长极概念的。他认为增长极类似于受力场的经济空间的“推动型单位”,当它增长或创新时,能诱导其它经济单位增长。佩鲁这里讲的“推动型单位”其实就是推进型产业。只不过佩鲁的“经济空间”最初只是抽象的“经济空间”,并没有地理空间含义。后来,佩鲁的布代维尔强调了增长极的地域特性,对“经济空间”做了经济地理的解释和划分。可见,佩鲁所提出的增长极概念的涵义就是一定区域的推进型产业。需要说明的是,所谓推进型产业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总是依托于地理意义上的经济区域;当然也不是所有经济区域都可以成为经济增长极,如果没有推进型产业,任何一个地理空间永远也不可能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因此,对于一个现实的增长极来说,地理意义上的经济区域和推进型产业总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的有机结合才会构成一个完整的经济增长极。那种将增长极分为产业增长极和区域增长极(城市增长极)的观点是没有道理的,也不符合佩鲁本人的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