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保利剧院
北京保利大厦国际剧院,由著名的英国TT国际舞台设计有限公司设计。保利剧院在中国具有1流的声场效果。舒适的观众厅净宽3O米,净深31米,分楼上楼下两层,设有1428个座席,并设有贵宾席。舞台台口宽18米,高1O米,净深22米。
保利剧院音响系统介绍
[1]。保利剧院音响系统主要包括:主扩音系统,返送系统,舞台通讯联络系统,视频监视系统,可变建声系统。
(1):主扩音系统:采用国际上先进的扩声设备。
设备主要包括:
调音台,Soundcraft K5系列。40路单声道输入模块,4路立体声输入模块,8路次编组,12条辅助母线,10路VCA编组,内设16×10矩阵输出,8个哑音编组。
系统控制器采用BSS Z- SW9088LL NETWORKEDSIGNAL PROCESSOR SANALOGUE I/O 共4台。
音源设备:卡式录音机:TASCAM 122MKⅡ 1台TASCAM 122MKⅢ 1台 MARANTZ PMD502 1台CD机:PHILIPS CD880 1台 TASCAM CD450 1台
MD光盘录音机:TASCAM 301 MKⅡ 2台
DAT数字录音机:SONY 60ES 1台 TASCAM DA——401台
主音箱选用美国JBL VS系列音箱,共33支,功率放大器选用CROWN产品,共23台总功率约20000W。
(2):返送系统:固定部分选用 EV HP DX系列音箱,移动部分选用 JBL SR系列音箱,功率放大器采用 BGW产品共10台,返送音箱共13支,总功率约6000W。
(3):舞台通讯联络系统:主要由舞台监督台控制,具有对讲、呼叫功能,可及时与各控制室联络,通知后台演员候场。
(4):视频监控系统:在整个剧院共设7个监控点,可从不同角度监控舞台内外的情况,提供给各控制室、舞台监督及后台化装间舞台上演出的情况。
(5):可变建声系统:整个观众厅装有16块可变建声装置,调节观众厅的混响时间,适应不同的演出要求。
[2]。保利剧院电声系统由主扬声器和辅助扬声器组成。主扬声器分为左、中、右3路,分别置于舞台口上方和舞台口左右两侧,3组分别覆盖整个观众席。
主扬声器采用 JBL VS系列产品,包括 JBL2210-6 8只, 2210-9 5只, JBL3258+JBL2447号筒4只,JBL 2142H、JBL2152H辅助扬声器作为观众席前区及后区的补充扬声器,总声功率达到13000w,较为完善的扬声器布局,优选的电声器材,使观众席得到了足够的声压级和均匀的声场分布,得到了理想的立体声效果。系统采用了SOUNDCRAFT K5调音台和BSS 2-SW9088LL声网数字音频处理系统,使音质更加自然完美。
剧院的视频监视系统由系统主机、通讯扩展卡、视频输入输出卡、彩色摄像机、录象设备组成,视频系统可监视舞台内外的情况,同时还可以监视大堂及观众厅入场情况,还可把舞台上演出画面送至后台化妆间,使演员随时掌握演出进度。
舞台监督台及通讯系统主要由舞台监督台控制,舞台监督可随时与各专业控制室及后台化妆间通话,并可通过视频系统掌握场外情况,各控制室之间也可随时通话。
剧院可变建声装置分布在观众厅周围,由16组翻板及电脑控制系统组成,此系统可根据演出节目的需要调整场内的混响时间。
与国外各著名剧院对比介绍:
18世纪的音乐有了很大的发展,歌剧也应运而生,适合当时王公贵族文化生活的需要。意大利式的剧场在当时欧洲主要城市中相继建成,其中佼佼者是建于1778年的意大利米兰歌剧院(毁于2战,1946年重建),主要上演歌剧和芭蕾舞。容积11245立方米,容量2489座;观众厅是马蹄形平面,6层环绕包厢;高为17.8m,平均宽度为20.5m,台口到皇帝包厢的距离为29米,正好在近视的有效距离之内。厅的高宽长的比例为0.87:1:1.46,接近“黄金律”对声场有利。混响时间为1.25秒,音质很好,适宜演奏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品,是莫扎特、罗西尼作品的理想演奏场所,为古典剧场建筑艺术和音质的典范。这种马蹄形平面,多层环绕包厢的高空间是古典剧场观众厅的典型模式。
到了19世纪后半叶欧洲建造了1批古典剧场模式的观众厅和机械舞台、并且10分豪华的歌剧院,如莫斯科大剧院(1856年),英国皇家歌剧院(1858年),维也纳歌剧院(1869年)巴黎歌剧院(1874年,舞台中安装了起吊布景的机械),布达佩斯国立歌剧院(1881年,安装了水压式的机械升降台),其中建于876年的德国慕尼黑的贝鲁毅脱歌剧院尤为著名,它是由对歌剧发展有突出贡献的著名音乐家瓦格纳主持设计的,主要是上演歌剧,容积10300立方米,容量1800座。观众厅取消了传统的环绕式多层包厢,但因当时德皇的干预,在池座后墙设置包厢,其中有皇帝包厢。本世纪50年代发现该处包厢能消除声集中和“爬行”现象名胜,对音质有利。采用高升起的散座形式,无楼座;矩形平面(35×23平方米),镜框台口位于大边处。平矗的顶棚高为16米,其高宽长的比例为0.7:1:1.53,接近“黄金律”,对声场有利。厅的两侧为行列式的矮墙,其上有双园柱,它们向后墙逐渐呈扇形展开,使平面呈为扇形;它们为大厅提供了良好的反射声和扩散声;混响时间为1.6秒。视、听俱佳,适宜歌剧演出,尤宜瓦格纳的作品。舞台中安装了电力驱动的转台是典型的德国式10字形箱形机械舞台模式。贝鲁毅脱歌剧院是剧场建筑史和声学发展史上的1个里程碑。这种戾形平面、高升起散座形式和高空间的观众厅建筑模式的先河。
1966年在林肯中心又建造在大都会歌剧院,这在歌剧院建筑史上又是1个里程碑,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歌剧院,主要上演歌剧。容积30500立方米,容量3800座。建筑师为W.Harrison,声学顾问仍是C.Harris和V.Jordan。在纽约市市立剧场的实践基础上,剧场设计的总体构思仍然沿袭欧洲歌剧院的传统模式,但有创新,摒弃了视、听有缺陷的马蹄形平面,采用了对声场有利的矩形平面。其座位的布置:第1层为高升起的池座,在池座后即是3面包围的包厢的第2层,这显然吸取贝鲁毅脱歌剧院的经验;第3和第4层的正面是浅挑台,延伸到两侧是包厢;第5层是浅挑台而有向后延伸的大面积座席,最远视距为54.9m,俯角为27度,其两侧仍为包厢。该厅的混响时间为1.8秒,演出时不用扩声系统,全场具有优良的音质效果,池座和包厢中的音质同古典剧场——亲切、融洽;顶层大面积座席处如同音乐厅那样丰满,所以全厅的音质是优良的,但是具有两种不同的品质,这是很有趣的声学现象。该剧场有下列几个有意义的特点:
1、 在容和积和容量上为以后设计歌剧院竖立了1个样板,观众厅的尺雨是视、听的本质,虽然该厅容量为3800座,却有29%视,听不良的座位,所以好的座位也只有2700座。
2、 高空间能形成优良的扩散声场,其高度为26米,池座后的距离为35.4m,宽为32m,空间比例为0.81:1:1.12,接近米兰歌剧院。
3、 厢对音质的作用很大;1利用了高空间侧向的声能;22层包厢能消除声能集中和“爬行”现象;3两侧包厢的净高是逐层增高,有效地消除平行侧墙之间的颤动回声;4各包厢的栏杆是凸园弧形的,其正面是向下倾斜的平面,能反射1次声的扩散声能。
4、浅挑台可以避免大挑台会遮挡反射于顶棚的声能,以及避免大挑台下顶棚所产生的不利反射。
5、大台唇周围的台口区域空间处理吸收了古典剧场的作法理更为成熟,舞台口高和宽都是17米。由于尺度和角度合适,给予池座前区大量的前次反射声。
6、取消了传统的大厅两侧休息廊(厅),代以围绕厅的隔声和强吸声和走廊,使外部噪声得到充分的衰减,保证厅内的安静程度;同时又是解决高差、交通、疏散之用;又因休息厅(大堂0内的亮度强和很“活跃”,廊内较暗和“寂静”,所以该走廊是休息厅(大堂)与观众厅在心理和生理上相适应的过渡,效果很好。为以后的观演建筑中被广泛地采用,并且也影响了后来党采用的大片实墙形成的“封闭”型的立面处理。
这种镜框台口,10字形箱形和机械舞台,带有乐池,高升起池座,浅挑台和多层围绕包厢相接合的座席布置以及高空间的歌剧院观众厅和舞台模式是当前成熟的模式。无疑从贝鲁毅脱歌剧院到大都会歌剧院的大量实践表明:歌剧院观众厅的容积可以在1000-2000立方米;混响时间为1.5-1.9秒是适宜的。
结语
在国外,会因为不同的演出形式而建设适合该表演艺术演出声场的剧院。而我国剧场都是多用途的,直到现在这种模式仍属主流。这与国际水平相比我们仍然存在1定的差距。期望我国在未来的几年或10几年中能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专业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