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当人类的智慧经过漫长的积淀,而终于在公元前(3)

2013-05-03 01:07
导读:因此,我们决不能认为《周易》仅仅是一部简单的卜筮之书。因为《易经》在用于卜筮的同时就已经由潜在到明显,由小到大地发挥着沟通天人、指导人事

因此,我们决不能认为《周易》仅仅是一部简单的卜筮之书。因为《易经》在用于卜筮的同时就已经由潜在到明显,由小到大地发挥着沟通天人、指导人事、锻炼思维、道德教化、启迪人生、益人神智的巨大作用,而且它的这些“额外”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的主体性的增强会日益突显和增大,加之《易传》从哲学的高度给予《易经》这些作用的全面弘扬,汉武帝将它置于“五经之首”而大力推广,遂使《易经》对中国文化各个层面的影响日益加剧,《易经》本身也就随之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经典,成为中国传统的百科全书,成为哲学名著,成为思维工具书,成为历史文献,成为道德规范,成为人生指南……

总之,《易经》是“宇宙代”(冯友兰语),是“神秘的殿堂”(郭沫若语),是“我中华的文化瑰宝”(梁漱溟语),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典籍”(张岱年语),每个人都能从《易经》中获得无穷的财富和永恒的启迪,每件事都能从《易经》中得到有益的提示和智慧的指导。

关于《易传》的性质,则没有太大分歧。一般都认为《易经》是一组有相当深度的哲学作品。不过《易传》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一部独立的哲学作品,而是以阐发《易经》的丰富内涵为宗旨的一组由许多人在很长时期中完成的哲学作品。《易传》中有许多思想内容是与《易经》直接相关或从中直接引申的,如揲蓍求卦的筮法,发挥卦爻辞的意蕴,阴阳互补、变易日新的朴素辩证思想,以乾坤为本的宇宙论学说,以及有关政治、道德、人生等方面的许多主张。

当然,《易传》中也有一些思想观点是具有创造性的独特见解,如太极生两仪的宇宙论学说,“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17]的主体性智慧,“顺乎天而应乎人”、[18]“与时偕行”、[19]“动静不失其时”[20]的行为准则,“一阴一阳之谓道”[21]的辩证思想,“安而不忘危”[22]的忧患意识,谨慎戒惧、敬畏无妄的敬慎态度,“各正性命,保合太和”[23]的价值理想,“刚健中正”、[24]“含弘光大”[25]的道德准则,“乐天知命”、[26]“顺天休命”[27]的人生哲学,“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28]的理想人格,

:科教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正是这些深邃的思想和对宇宙人生的独到领悟,才使《易传》成为一部日益受人推崇的著作。

关于《易传》的学派性质,传统上及现代绝大多者认为它是经典。因为:从上来看,《易传》与儒家创始人及儒家后学的关系极为密切,传统上一直认为《易传》是孔子所作,现代学者的研究也表明它是儒家作品,它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也是以儒家经典的名义发生影响的,并长期雄居儒家群经之首;从思想史的高度来看,《易传》发扬光大了孔子的人道思想,并吸收了和阴阳家的天道观,以太极生两仪的宇宙论和“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形上学为儒家创造性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世界观,成为整个儒家最基本和最高的哲学典籍,堪称代表儒家哲学之最高巅峰成就;从思想内容来看,《易传》的核心内容是“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的主体性智慧,“立人之道曰仁与义”[29]的准则,“刚健中正”、“自强不息”[30]的积极进取精神,生生不息、变化日新的世界观,贵阳贱阴、扬刚抑柔、尚动少静、主进非退的鲜明思想倾向,……这些显然都是儒家典型性格的具体表现,而与“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绝仁弃义”、“柔弱胜刚强”、“清静为天下正”[31]等崇尚柔弱无为、清静退让的道家思想品格大相径庭,与讲“天志”、“明鬼”的墨家,主张以严刑峻法统治人民的法家,讲天人感应并带有浓厚神秘色彩的阴阳家,讲、容易陷入诡辩、提出“白马非马”的名家,以及讲以农为本的农家等,也都迥异其趣。

近年来,陈鼓应先生等学者对《易传》为儒家之作的传统观点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易传》的,是属于道家,而非儒家。”[32]这种说法极为新颖独特,还有待于进一步讨论。

总之,关于《周易》一书的性质,我们可作如下结论:《易经》起初是一部占筮之书,但由于占筮在垄断时期的特殊地位和作用,遂使《易经》逐渐演变为一部中国的重要代表经典和百科全书;《易传》是以阐发《易经》深义为宗旨的一组由许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完成的特殊哲学作品,它非儒非道,亦儒亦道,包含着一种融汇儒道各家思想精华的新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我们可以说,《周易》是一部以占筮为源头活水和外在形式的特殊典籍和哲学巨著,是中国文化的主要代表经典。

(转载自http://zw.NSEeC.cn科教作文网)


三. ; 易学源流及学派

;

自从卜筮起源、《易经》形成,易学发展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其间易学学派林立,著作浩繁,各具风采,仪态万方。一般来说,易学主要分为象数和义理两大学派:象数学派主要从卦爻象、八卦所象征的物象和阴阳奇偶之数的角度研究易学,着力探索易学象数符号系统的本质、机制、应用等问题;义派主要从卦名和卦爻辞的内在意蕴的角度研究易学,着重阐发易学符号系统的深刻哲理。

易学史可分为先秦、汉易、晋唐、宋易、清代、近现代六大阶段。

先秦时期,象数学派与义理学派已各具雏形:《左传》、《国语》中的多数筮巫属象数学派,《易传》的多数作者属义理学派。

到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6年)置五经博士,昌明经学,尊《易经》为五经之首,使易学大盛。据文献记载,汉代易学皆本于田何。田何传《易》于周王孙、丁宽、服生,后又传于杨何。丁宽传于田王孙,田又传于施雠、孟喜、梁丘贺。孟喜传于焦赣,焦又影响京房。京房易学有很大创新,后发展为占术。施、孟、梁丘、京四家皆立于学官,是为西汉官方易学,属今文经学,多为象数学派代表,尤以孟、京的卦气说影响最大。所谓卦气说,就是以《周易》卦象解释一年气候和自然现象变化的易学理论,即以六十四卦配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而形成的一个自然哲学体系。西汉民间易学以费直为代表,费传于王横,高相传于子康、毋将永,属古文经学、义理学派。

西汉末年,由象数学派的神秘主义倾向发展出谶纬之学,遂有《易纬》产生,将象数易学神学化。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不满于孟喜、京房及《易纬》对《周易》的神秘化阐释,另辟蹊径,仿《周易》而作《太玄》,对西汉易学作了一次,为卦气说等象数易学提供了哲学依据。

到东汉,范升治孟氏易,传于杨政。而陈元、郑众等皆治费氏易。后马融又传于郑玄。郑玄作《易注》,荀爽作《易传》,都属费氏易传统。从此,费氏易大兴而京氏易渐衰。然治费氏易者也受到京氏易及《易纬》的影响。曹魏时期的王肃主费氏易而斥京氏易,他注解《易经》重义理,言简明,成为王弼易学之先驱。同时代的虞翻(164~233)在京房、荀爽的基础上提出许多解易新体例,将卦气说引向卦变说,是为汉代象数易学又一高峰。

上一篇:摘要:近代中国的“国语统一”思想是在中—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