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洛神赋》幻想艺术产生诱因浅探(1)学毕业论

2014-02-06 01:15
导读:文学论文论文,《洛神赋》幻想艺术产生诱因浅探(1)学毕业论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内容提要】《洛神赋》充满浪漫色彩,是曹植幻想活动

【内容提要】
《洛神赋》充满浪漫色彩,是曹植幻想活动的成果。它不单是修辞手法的熟练,而是作者当时心态的释然。采用精神分析批评理论,对《洛神赋》幻想艺术产生的诱因进行了探究,认为,曹植在苦闷、癫狂的心境下,借助幻想,来满足自己的野心;借助幻想,来满足自己的爱欲。
 
【关键词】 洛神赋 幻想艺术 产生诱因 浅探

 《洛神赋》充满浪漫色彩,是曹植幻想活动的成果。弗洛伊德在《作家和白日梦》中就谈到幻想的特点:一个幸福的人决不会幻想,只有感到不满意的人才会幻想。幻想的动力是未能满足的愿望,每一个幻想都是一个愿望的满足,都是对一个未满足的现实的校正。①这就说明幻想艺术在此赋中的运用,不单单是创作的艺术手法,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与作者当时的思想、处境等复杂的生存环境有密切联系的。笔者拟采用精神分析理论对《洛神赋》幻想艺术产生的诱因予以粗浅的探究。
  
  一、野心愿望的梦中满足
  
   关于对幻想的分类,弗洛伊德把用来提高幻想者人格的“一些野心勃勃的愿望”放在了前面。这些“野心勃勃”的愿望,往往深藏在潜意识之中。弗洛伊德把潜意识又分为前意识和无意识。无意识“包括所有曾被压抑或从未被允许变为意识的心理材料”②。它多通过人们不够注意的玩笑、失言或者梦等方式表现出来。曹植的一生以曹丕称帝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他以才华深得曹操的赏识与宠爱,在《与杨德祖书》中表白了志向:“吾虽德薄,位为藩侯,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留金石之功。”几乎被立为太子,志得意满;后期曹丕做了皇帝。由于前期有争太子一段经历,对他深怀猜忌、横加压制与迫害。他虽然仍不失王侯的地位,却“抑郁不得志”,自嘲为“禽息鸟视”,做“圈牢之养物”。虽然当时景况使然,但自己的为国为民的抱负没有泯灭,总还想有朝一日能实现自己的宏志。《洛神赋》正是作者借描写洛神来满足自己被压抑的欲望的,并且表现的都是潜意识的东西。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那么,从文艺理论的角度看,他借助了哪些技巧和方法呢?神话原形的运用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弗莱(加拿大文艺批评家)在《批评的解剖》中指出:原形就是“典型的即反复出现”的意象。他在《布莱克的原形处理手法》一文中,讲得更为明确:“我把原形看做是文学作品里的因素,它或者是一个人物,一个意象,一个叙事定势,或是一种可以从范畴较大的同类描述中抽取出来的思想。”作者对原形的借用,不是简单地图解,而是借助神话传说之神,通过美好环境中的“阳光、草丛、河水”等等美好意象中这些不可或缺的事物,来增强文学的可信性和美感。弗莱从人与自然的同构关系出发,总结概括出神话的叙述模式。他认为“一天日出、日落的循环,一年不同季节的循环,以及人的生命的有机循环,其中都有同样意义的模式;根据这一模式,神话环绕某个形象构成具有中心地位的叙述——这形象一部分是太阳,一部分是茂盛的草木,一部分是神或原形的人”③,并且在进一步细化的模式中概括出了神话中从属的人物:伴娘、新娘。有了弗莱的理论做向导,再来品品曹植的《洛神赋》。
   作品中,首先幻想洛神之美:“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颻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这个美女按照作者的描述,是无法一笔一笔真实地画出来的,但总体感觉是绝对的美艳。与其相应的,还有表现洛神内心炽热的爱的那段描写,你看她“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一会儿耸身轻举,似鹤立欲飞而未起;一会儿从椒涂蘅薄中经过,引来阵阵浓郁的芳香;一会儿又怅然长啸,声音中回荡着深长的相思之哀……作者充分发挥“本我”潜质,遵循着“快乐原则”,寻求欢乐、躲避痛苦。④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有人说,这篇文章是曹植对甄氏的怀念。但作为对心上人的怀念,曹植不是像一般人那样,写一篇悼亡文,絮絮叨叨讲述他自己有多倒霉,他爱的人有多不幸,而是用短短的篇幅,虚构了一个奇特的神话故事,完全用隐喻的方式,表达了永失我爱的沉痛。由于二者之间的爱情牵涉到残酷的宫廷政治,作者在文章的一开始,就对文中故事的真实性进行了一次消解,指出之所以写出这样的故事,完全是受了前人创作的启发。明确说明自己的故事是杜撰的,是在模仿前人,是戏仿之作。然而,作者又让自己以第一人称“我”的身份出现,成为故事的男主角。讲述自己所幻想出来的一次虚构的经历。于是,真实与虚幻的界限被模糊了,二者都丧失了各自的确定性,彼此混淆成一体。这样的构思,就彻底掩盖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心的真实。
  
  二、满足爱欲愿望
  
   “—些爱欲的愿望”也是弗氏所述的幻想的类别。关于通过幻想来实现爱欲的愿望,《洛神赋》是否有所表达呢?依笔者之见,还是有的。在精神分析批评理论的核心要素中,弗洛伊德把“本我、自我、超我”作为人格系统理论。现实中的人,表现本我的机会相对较少,而更多地表现出遵循“唯实原则”的自我和追求“完美”理想的超我特征。于是,作者没有那么露骨地直白表达,而是“舍却性的目标,转向他种较高尚的目标”,从而使文艺作品中的性欲被淡化、被隐藏,并变成“一种感情的、特殊的、温和的陶醉性质”⑤。即是说,“升华”能够除去本能欲望中性欲的色彩,使之以社会可以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
   闻一多先生早就指出,在《诗经》中,水是性的象征,鱼与水象征着性的结合与和谐。实际上,盛满水的河流在《诗经》中则更是如饥似渴的性欲和潜在的性能力的象征,而渡河则象征着一次性体验的完成。《诗经》中处处呈现着这样的表述:“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郑风·褰裳》)实际上,以河流象征性,而以渡河象征性交,这一传统千百年来始终存在于民间文化里。例如,《白蛇传》里“借伞”一折,白娘子与许仙初识的理由,就是要搭他的船渡过西湖,一路以阴以雨,情致凸显。直到近年,有一出曾经演遍全国的湖南花鼓小戏,情节就是讲一个乡村少女独自出门,来到渡口,碰上少年船工:女:“请问,是哪一个送我过河去哟?”男:“当然是我送你过河去喽!”这表面是天真无邪的日常语言,实际上却是充满暗示的彼此挑逗。接下来,便是一男一女载歌载舞,表现二人如何一同乘船过河,那实际的意思,当然是不言自明。因此,《洛神赋》中,洛神携“我”乘神舟进行了一次心旷神怡的畅游,“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扬”,也可以理解为对神人间一次长时间而异常激烈的性爱经验的隐喻。作者有这样的心态,但正是经过了“升华”,而使我们不感觉文章的淫秽和龌龊,由此我们可以想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意蕴。发生结构主义则认为,一部艺术作品的决定性元素起码应包括文本、创作者个人主体和作为集团利益代言者的超个人主体,而这三者在精神结构上是同源的、一体的。我们说,社会实践的主体实际上是集团,而不是单独的个人,而单独的个人却是依存于集体而存在,真正的伟大的个人更是必须与这一集体的利益保持一致,或者说,一个伟大的作家必须与超个人主体保持精神的一致性,从而将特定的历史需求融入艺术表现,从而在艺术文本中建立起“有意义的结构”。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从嗜酒之风看魏晋文士的“三度”追求(1)学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