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古史辨运动兴起的思想来源学毕业论文(9)
2014-11-24 01:02
导读:[9] 见王宇、朱金枝整理《王国维未刊书札十通》,《》1992年第4期。标点稍作改动。 [10] 钱逊先生最近告我联经出版事业公司新近出版之《钱穆全集》未收
[9] 见王宇、朱金枝整理《王国维未刊书札十通》,《》1992年第4期。标点稍作改动。
[10] 钱逊先生最近告我联经出版事业公司新近出版之《钱穆全集》未收入此书,似以为此书非钱穆先生所译。不过,《钱穆全集》未收入此书也有可能此书系译文之故。
[11] 详参左玉河《简述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的渠道》,《毛泽东思想研究》1991年第1期;杨奎松、董仕伟《海市蜃楼与大漠绿洲》第26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12] 胡逢祥《二十世纪初日本近代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学术月刊》(沪)1984年第9期。
[13] 详见周颂伦《简论近代日本人“脱亚”意识的形成》,《外国》1987年第2期。
[14] 详见沈仁安、宋成有《近代日本的史学和史观》,日本史研究会编《日本史论文集》第423-429页,北京:三联书店,1982。
[15] 详见五井直弘《白鸟库吉考补遗》,《三上次男博士颂寿纪念--东洋史考古学论集》,日本:朋友书店,昭和54年。
[16] 这从梁从诫《胡适不是研究,而是歪曲和捏造历史》(《历史研究》1955年第3期)一文所载可以看出。
[17] 如胡绳《顾颉刚古史辨学说的历史价值》(《与探索》1994年第3期)一文就是首先肯定“疑古”精神的反封建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