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P> 目前,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新1轮语文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广大语文教师自觉或不自觉的都投入到了改革之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革自己的教学行为,力图将新课改的理念贯穿于每1节课之中。但有些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理解不够全面,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1些值得思考和研究的新问题。 </P> <P> 现象1:“我们来把课文表演1遍。” 表演这种形式在许多课堂上均可以见到,以至于形成了1种模式,不管需要与否,都让学生表演1番,课堂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学生兴趣盎然,其实质却是完全抛开了语文学科最基本的任务。如老师在执教《从现在开始》时,只让学生读了两遍课文,大半节课的时间都是让学生戴上狮子、猫头鹰、袋鼠、小猴子等动物的头饰,分小组表演,然后选了两组学生分别上台表演。上台表演的两组学生无论动作还是语气,都如出1辙,1眼就能看出是老师事先就排练好的。1节课下来,学生倒是开心极了,但教学目标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趣和道理”这1点,课堂上却毫无体现。像这样的课堂,学生的语文素养训练从何而来?仔细阅读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会发现1个显著的变化:在原来教学大纲中出现8次的“语言文字训练”,出现9次的“听说读写训练、听说训练、读写训练”已踪影全无,取而代之的是“体验”、“感悟”等说法。于是,部分语文教师对语文课是否继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产生了疑问,以为语文课只要学生自己读1读、体验体验就行了,甚至对学生感悟不但也不加以纠正,好像纠正了错误就是不尊重学生的体验。其实,《标准》没有提“语言文字训练”绝不是不要“语言训练”,事实上,《语文课程标准》把“母语学习”作为语文学习不变的目的,指出语文学科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同时,《标准》中的“理解”、“积累”、“运用”等词指明了学习语言文字的正确途径。由此可见,课程标准只是淡化了“语言文字训练”的提法,实际上1点也没有削弱语言文字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看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抛开语言文字的做法,有违新《标准》的初衷。 </P> <P> 现象2:“请同学们拿出搜集的资料给大家交流交流。”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对语文教学基本功能和性质的新定位,突出了语文教育从纯“工具”走向关注“人”的新价值取向。它强调的“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的“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等,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然而在新课标的实施中不乏有许多伪善的东西,最突出的1点是,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1概否定,无限拓宽课文内容,把语文课上成了知识拼盘的常识课。如老师在上《草原》时,教师不是引导学生借助图片,结合对课文的重点词句的品味来充分领略草原的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而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交流展示搜集到的有关草原的图片、演唱有关草原的歌曲、讲述有关草原的资料,整堂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确实都在围绕草原展开,但很难让人感受到这是1节语文课,倒像是1节有关草原的综合课。不能否认,语文课的确有知识教育的作用,但是,语文教学毕竟有自己的专司之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舍本取末、喧宾夺主从来就是愚蠢的行为。为了开发学习资源,拓宽教材内容,从教材内容出发,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把学生引入相关的学习资源,其结果是,所有的课都机械的套用后,使人不禁要问,面对不断开发的学习资源,学生能有多少精力去面对?我想,教师在开发学习资源的时候,要立足于课内外。语文课必须把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摆在第1位,否则,它可能就会上成品德与生活课,也可能上成科学课,还可能是美术课,或者什么也不是的各科杂烩的综合课,惟独不是语文课。有的语文课片面理解新课标的精神,大谈“把语文课上出多种味道来”,大讲“淡化学科界限、加强学科间的整合”,大说“学习目标的综合性”,于是,1节课没让学生从文字中去体味,忽视语言文字和形式的积累,又是表演,又是画画,又是唱歌,只在形式上追求花样多,的确热热闹闹。这样的语文课有可取之处,但令人疑惑的是学完1节课后关于语文的知识、能力、素养的收获得之甚少,学语文只不过走马观花式的走走过场而已。新课改的确提出了“淡化学科界限”,加强学科间的纵横联系,注重学科间的整合,但“联系”与“整合”并不意味着原学科本性的丢失。语文综合学习时,不管我们的学习活动涉及到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些方式,利用哪些手段,其落脚点都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由此可见,“语文综合性学习”不是各门学科的整合学习,而是带有综合性质的语文学习,1切均以从语文学科目标、特点和性质出发点来进行才是正道。 </P> <P> 现象3 “用你喜欢的方式美美地把课文读1读。” 初闻此言,感觉很新鲜,仔细思量,又发觉有些不妥。既然是美美地读1读,那就要能够表现出文章的思想内涵,表达出作者的喜怒哀乐,可又用的是“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试问:默读能美美地读出黄河壶口瀑布气势磅礴的撼人力量吗?高声地诵读能表现出《纸船和风筝》中小熊和松鼠之间动人的情谊吗?所以,这种看似10分符合新课改精神的说法,实际上是违背语文教学实际的1种做法。 </P> <P> 现象4:“根据黑板上的问题,自己阅读课文,读完后在班上交流。” 课堂上,老师说完此话,学生就开始自主学习,自主探讨,教师则在学生中间巡回指点。学生自学完毕之后,11上台陈述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老师完全退到幕后,由学生充当老师的角色。此种现象在当前的课堂中屡见不鲜。本次课程改革强调学生个性,强调学生独特见解的发表,强调学生自主探究、自己摸索。这给聪明的、学业优秀的学生提供了很大的舞台和机会,但也使许多1般的、中等以下的学生感到无所适从,结果导致学生在发展及表现方面的两极分化更加明显。过去教师扶得过多,讲得过多,导得过多,约束限制了好学生的思维,但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教师充分的扶、讲、导往往还是必要的,对于这些学生来说,缺少了教师的充分指导,他们的发展会遇到比较大的困难。新的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的教师片面地理解了这1要求,课堂上的确放得很开,但收不拢,学生天马行空,谈天说地,离题越来越远;有的课,学生活动的方式很多,唯独读书时间不多,.不能完全否定这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带给了学生久违的欢乐,也不能抹杀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给予了模式化的语文教学有力的冲击。但是,任何意义上的“主体作用”,以任何形式表现出来的“主体作用”,都应是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语文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主体作用。所以,教师要准确把握好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当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该扶的时候1定要扶,该指导的地方,就要明确指导,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尽量运用启发、引导,扶在学生的疑处,扶在学生的难处,扶有困难的学生。语文教师要明确,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完全当学生的听众,语文课要防止从以前的包办代替走向另1种极端——放任自流。 </P> <P> 现象5:“请看大屏幕。” 每当老师引导学生观看多媒体演示时,总忘不了提醒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大屏幕上。许多试验区在实施课程改革中,都把建立多媒体教室作为1项必不可少的硬件指标,有的地方开展优质课竞赛,甚至把有无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作为评比的硬指标,规定凡是没有使用多媒体课件的1律降等评奖。毋庸置疑,这些措施在1定程度上促进了多媒体在基层学校的普及。的确,多媒体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使课堂更直观、更富有情趣,可是,多媒体只是1种教学的辅助手段,并不是所有的课都必须使用多媒体,把需要学生抽象思维的东西过多地变为形象思维,会阻碍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因为学生以看代替了自己的读与思。于永正老师极少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但这并不防碍他成为顶尖级的语文大师,他深厚的教学底蕴超过了所有外在的教学手段。因此,形象直观的教学工具不是不用,而是要用得恰如其分,精妙得当,切忌摆花架子或画蛇添足。 </P> <P> 现象6:“说说你读懂了些什么?”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教学情形:学生只是粗略的读了1遍课文,教师就让学生说自己的感受,结果学生只能说些支0破碎的东西。时下,“感悟”与“体验”这两个《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概念是语文教师使用得极多的。然而,在什么前提下,什么时候,怎样让学生说感悟说体验,才能收到教学实效,不流于形式,不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引导学生感悟体验最重要的是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学生课文读得不多,思考时间极少,何谈感悟?余永正老师说:“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要让学生潜心会文本,不要动辄讨论。学生只读了1两遍,便哇啦哇啦发表议论,常常言不及义不说,还常常出现谬误。这不能怪学生,只能怪教师没引导好学生读书。说得不好,说得不正确,说到底是没有真正理解课文。应该在师生和文本充分对话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这里有朗读的交流,认识上的交流,心得体会上的交流,也是对写作方法感悟的交流。”因此,阅读教学要重视读书,让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感悟蕴藏在语言文字之中的思想情感。 <FONT color=#0000ff>(请作者告诉真实姓名单位,今后有好的稿件请粘贴在留言上或者发送本站邮箱)</FON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