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小学语文教坛新青年优质课教学评点之一

2015-04-20 01:24
导读:文学论文论文,小学语文教坛新青年优质课教学评点之一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毕业
毕业

追求朴实亲切、快乐灵动的和谐语文课堂

―― 安庆市小学语文教坛新青年优质课教学评点

望江县教育教学研究室   韩吉旺

 

   这次安庆市小学语文教坛新青年优质课教学,给人以耳目1新之感。无论是稳扎稳打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还是语言灵动的《两小儿辩日》教学,无论是亲亲切切的低年级教学《我们知道》,还是厚厚实实的高年级教学《珍珠鸟》。都展示了我们安庆新1代青年教师的教学风采,都在努力地构建朴实亲切、快乐灵动的和谐课堂。都给这次小语教学研讨会乃至今后我市各地的教学研讨留下了深广的探究价值。这里,我就黄帅老师执教的《我们知道》和徐凤老师执教的《珍珠鸟》课例谈谈我个人的感受。

1、教师的指导和风拂面、谐趣顿生

从教师指导的角度谈,教者导而有术,导而弗牵。两节课,教者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精巧的设计,精要的讲评,精炼的点拨。黄帅老师面带微笑,语含磁性,课堂指导细腻柔和,让人感到教师就是学生的朋友,是学生的大姐姐,课堂亲切之感油然而生;徐凤老师沉稳老练,不忙不慌,课堂指导含而不露,引而不牵,1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从课堂教者的语言看,显示了教者很厚实的教学功底和文化底韵。

   两节课,教者的主导作用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例如黄帅老师配乐朗读诗歌,在轻柔的音乐声中,觉得教者范读课文的声音就像油1样,连同文本的诗句1同浸润到学生心田;徐凤老师的指导不着痕迹,以“作者是怎样赢得珍珠鸟信任的”为抓手,来个大追踪,品读重点小节,最后颗颗珍珠落玉盘,来个整体回读,在老师的激情引导下,课堂由平静到热烈,情感逐渐升温。

  在教师的指导方面,两节课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的指导作用非常重要,教师的指导作用发挥得好,课堂上学生是珍珠你是线,你能牵出1连串的美丽;教师的指导作用发挥得巧,课堂上学生是明灯你是火,你能灵巧的点燃1盏盏心灯;教师的指导作用发挥得妙,课堂上学生是风铃你是风,无形无影,但正像古书所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你能让每个吊挂高矮不同的风铃协作努力而奏出美妙的乐章。

   很多老师认为,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导下,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就要淡化教师的指导作用,可以说这是对新课程理念的误读。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需要教师更高明的指导,而这高明的指导需要教师深厚的文化功底和精湛的教学技巧作保障。从这1点上讲,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构建的课堂朴实亲切,快乐灵动

  从课堂状态的角度谈。现在我们观摩教学叫听课,我觉得不仅仅是听课,我们还应该“看课”。所谓“看课”就是关注课堂,关注教师力图构建什么样的课堂,关注学生课堂的学习情态。从这两节课的课堂状态看,作课的老师在以下几个方面都想努力地体现:

首先,两位老师都在努力地构建实在的课堂。作课老师对自己教学的课堂把脉很准,例如黄帅老师的课是属低年级的教学,就很好地把握了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特点,教学中引导学生学词语、写生字、带读范读课文等,重视了基础语言的训练;徐凤老师《珍珠鸟》是属高年级的教学,又体现了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特点,不需老师去细致的指导,只是课件打出学习的要求,学习的目标非常明确,课堂上学生或默读、或划句、或圈点、或批注,静静的课堂流淌的是学习的声音。

  其次,两位老师努力地构建亲切的课堂。通过“看课”,我们感觉到作课老师关注了课堂上学生学习的情感、学习的态度,关注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例如黄帅老师在课堂上点拨的语言是“你为什么这么读呢?”,“我提个小小的建议,以后讲话时声音大1点,好吗?”,“谁来提醒大家写生字时注意什么?”。教师的话语所指不是指向知识,而是指向学生的学习状态,指向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这样的引导往往“外打正着”。语文学习的课堂上如果教者所提的所有问题,所有的话语都是指向知识的时候,那么学生的学习就仅仅是寻找知识的答案,那么学生就会把关注学习的结果看得非常重要。这样的教学隐匿了过程,淡化了情态,因而课堂必然显得拘束、呆板,放不开。徐凤老师在上课之前与学生交谈的时候就微笑着请学生说话的声音要大1点,而且不占用学生课前的时间,根据平常的作息安排在学校因听课活动没有放广播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喊着节奏做眼保健操。可以看出教者的潜意识里关注的不是学生答案好不好,而是学生学习的声音大不大,自信不自信,勇气是否足,眼保健操是否做等。这正是以人为本、关注课堂活生生的人啊。还有,徐凤老师整节课自始至终没有出现“你们”这个词,而是用了很多的“咱们”,由“你们”到“咱们”仅1字之差,但背后支撑的是新的理念,是与学生融为1体的教育思想。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构建亲切的课堂不仅仅是教者语言的亲切,更重要的是对学习材料、学习资源的亲切。课堂创生的语文资源来源于学生生活,显得多么的亲切熟悉。例如黄帅老师让学生根据文中的诗句学编诗句,1位学生写道:“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妈妈裙子吹起来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又捣乱了。”多么可爱的孩子,多么亲切的生活画面,就是这些亲切的生活资源,濡养了课堂,濡养了学生,使孩子们觉得生活中有语文,有语言,因而课堂也就亲切了。徐凤老师设计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读的环节。并启发学生“刚才闭上眼睛,说说你脑海中看到什么?”学生的想象能勾起自己的生活体验,那是1千个学生脑海中就有1千个亲切的珍珠鸟的形象了。给我们的启示是:课堂要变得亲切,熟话说,微笑是课堂上灿烂的阳光,笑脸是课堂上永不凋谢的花朵。但亲切的课堂不仅仅只局限于微笑,课堂的亲切还要有深度,还应包括熟悉的教学资源,做到触摸1切皆生活,生活1切皆课堂。

  再次是两位老师努力地构建快乐的课堂。作为学习祖国母语、传承本土文化的语文课不应有沉闷的空气,要让学生感到语文学习是快乐的,是风趣情浓的,要让学生敞开心扉,追求1种自由呼吸的教育。例如黄帅老师让学生做模仿小树“微微点头”的动作,对树叶“颤动”的体验。学生做了,学生也笑了,那是1种对学习的体验之后的会心的笑,那笑中洋溢着快乐。徐凤老师引导学生品读重点语段时,在教学策略上设计了当小记者的环节,“假如你现在就是作者冯骥才,老师是记者,想采访你,可以吗?”当“记者”采访后,学生回答:“哼,每个人都有好奇心,我也是,但是我决不去动它,因为珍珠鸟是1种害怕人的鸟,需要人的呵护。”当时教师笑着评点,学生笑着坐下,课堂充满生机,那情境告诉我们,课堂分明是快乐的。老师们,无论我们怎样的教学,都要让我们的学生感到课堂的快乐,感到学习的快乐,因为每个孩子只有1个童年。

  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谈。两节课都重视了文本的教学与语言的拓展,黄帅老师从学字词到读诗句到背诵到编诗,都没有离开语文学习本体;徐凤老师从讲珍珠鸟的“珍”字3撇到品味重点语段,可以说都在感受语文,课堂上学习语言很是灵动。但觉得感受文本内容显得还是重了,而学习文本语言显得轻了。阅读教学是披文得意的过程,也是缘意学文的过程。张志公先生说,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到文本中去走1个来回,但是现在我们的老师引导学生往往只去不回。这1点值得探讨。

3、留下的遗憾价值同在、值得探究

  教学是科学又是艺术,在科学与艺术的对立统1中,不可避免的要留下遗憾。如果说再弱的教学也有亮点,那么再好的教学也有瑕疵。这里结合这些年轻老师的教学课,提出几个探究的问题:

  问题之1:怎样让自己教学的环节显得丰厚?教学是靠1个环节1个环节来完成的,然而我们的教学又不是1个环节1个环节的完成任务就算事。现在很多课听起来很单薄、浅显。究其原因就是教者在教学中只顾1个环节1个环节的进行,怎样让每1个环节的学习目标明确,教学价值显现,有梯度、有深度,饱满厚实些。应该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例如黄帅老师的课堂中有这么1个教学片断

师: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风来?谁愿意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老师听?

生(读):“但是树叶在枝头颤动的时候”

师:“颤动”是怎样地动呢?

生:1点点地动

生:微微地动

生:慢慢地动

生:轻轻地动

师:这个景象你们见过吗?让我们看看画面。(播放配有音乐的树叶颤动的课件,然后让学生将这句诗再读1遍以示结束,接着进行下1步的交流)

师:还可以从那些地方看出风来?

生(读):“但是林木微微点头的时候”

师:请演示1下“微微点头”的动作好不好?

(学生演示,再齐读这句话就结束了)

这个环节层次清楚,设计较好,但是是直线型的,给人浅尝辙止的感觉。“颤动”、“微微”这些词有很好很美的意境意象,给予孩子们很多充满童趣的想像空间。教学时应该抓住这些重点词好好玩味,赋予这些词语以鲜活的人文情趣,将词语激活,将教学丰厚。

例如,可以创设情境,引发想像,可以尝试这样的引导:

师:同学们,你们闭着眼睛想像1下,风轻轻来了,树叶在轻轻颤动,你感觉到什么,你觉得风儿与树叶儿好像在做什么呢?

大家做1做微微点头的动作,大家现在都是小树苗了,大家感觉到风来了吗?说说风儿吹着你这棵小树苗微微点头时候的感觉。

这样的点拨,可以说激发了学生的想像思维,可以推测学生能说出很多灵动的语句和鲜活的词儿。这样,言语活了,教学有情趣了,或许这对于低年级来说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要设置这个场景,再根据场景,返回到我们教者的教学目的――读好语句,理解重点词语。只有在设置这样的场景中,学生学习文本语言才会倍感亲切,体会词语才更感觉美,再来读课文,学生就会读得熨熨贴贴,妙趣横生。这样教学就将人文的情趣与言语的训练做到有机的统1,就显得饱满而厚实。

  问题之2:教学中怎样整体把握文本,整体学习课文,学习语言?现在,包括这次做课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都喜欢把整个文章中的1句1句或1段1段地语言抽取出来进行教学,将文章进行块状分割,再1条条学习。这样在语言的学习上,0打碎敲有余,整体学习不足。这就好比1座房子。我们欣赏它不是从整体上去感受房子的气魄与漂亮,美观大方,而是把房子的门、窗、柱子都拆下来,1个1个去分析这门有多好,这窗有多漂亮,这柱子多结实。这样重视了部分,就失去了整体。当你抽走了门窗等去细细分析时,房子就空了,就脱离了语境。文本是1个整体,前后血脉相联,匆忙而被动地从片言只语中,从单个句子中提出信息,容易肢解课文,容易把课文讲破讲碎,不利于学生语言的形成、语感的积淀、语言的创生。语言文字只有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完整地感受其意蕴,例如,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如果分解为“小桥”、“流水”、“人家”孤立的3个画面,是怎么也不会给人1种凄清、孤寂的感受,可组合成1个整体画面后,才给人以强烈的凄凉感。所以,怎样从整体入手去学习语言环境中的美丽语言,值得探究。

  问题之3:语文教学怎么合理有效使用多媒体课件。多媒体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提倡多用。但在教学中要用得适时适度适可而止。要认识到再精致的课件也只能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有时候,课文在书上好好的。却非要1段1段用课件打出,这样的课件等同于抄课文,让学生看着大屏幕读,为什么不让学生去亲近课文呢?现在,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本末倒置:有关老师的要求、练习的题目看现成的课件;寻求答案、理解课文看《字词句段篇章》(1种辅助用书),而正规的教科书丢置1边,老师的示范板演几乎是0,这是1种奇怪的现象。有时候,课件限制了教师的发挥,束缚了学生思维,例如《我们知道》的教学播放的3瓣树叶颤动的景象。我想,学生读诗看课件,看课件再读诗,那幼小的心中对于树叶颤动的体会就只有课件上那孤00的3瓣树叶了,由诗歌想像出千娇百媚的颤动、树叶摇曳的形象就没有了,这就是课件的束缚。其实语文教学主要的是文本的对话,在和文本对话中发展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语言能力,不能用多媒体代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代替学生的思维,替代学生想像。

  问题之4:教学中预设的学习要求怎样才不束缚学生的阅读。语文教学应追求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追求阅读的心灵自由,而不应该是为了回答或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而去阅读,致使阅读带有功利性。例如徐凤老师《珍珠鸟》的教学课前半部分始终让学生抓住1个问题去阅读,容易导致学生的阅读近似于寻找答案,且线条单1,没有新的激发点,容易产生阅读疲劳,致使课的前半部分出现“冷场”现象。怎样提倡个性化的阅读,让学生把阅读看成是1种趣味盎然的事,有1种不被压抑、旁逸斜出的自然情趣,同时又在教者的阅读引领下,不着痕迹的灵巧的达到学习要求,应该好好研究。

   总之,这几位教坛新秀的教学,展示了宜城大地新1代青年教师的教学风姿,展现了我市小语教坛

[1]  

    上一篇:小语学科优质课观摩点评之二 下一篇:细节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