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特质与意义

2015-06-24 01:06
导读:文学论文论文,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特质与意义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提要   所蕴涵的“文化生态模式”为人们反省全球范围内环

提要

  所蕴涵的“文化生态模式”为人们反省全球范围内环境与生态危机提供了总体性思考的角度。“文化生态模式”是指维护文化生态生存、绵延的根本律则与运行机理。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 基本的世界图式可名之为“生机主义的万物1体”图式。在这1图式中,天地万物通过被生命化而统合为紧密相连的1体;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既内在于,又有着自己的特殊使命。立足于这1图式,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表现出了和谐性、平衡性与稳态性等颇为独异的特质。与西方以强调人和自然的2元对立为基本特征的世界图式、以通过对自然的征服和占有而求得人类不断“增长”为基本理论特质的文化生态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

  近年来,与全球范围内对环境与生态危机的深入反省密切相关,中国哲学的“生态意蕴”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之1。我们认为,要进1步深入讨论这1问题,应当从中国哲学所蕴涵的“文化生态模式”的角度加强总体性的思考。这里所谓“文化生态”,是指由构成文化系统的诸内、外在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关系。“文化生态模式”则是指维护文化生态生存、绵延的根本律则与运行机理。

  由于人是以类的方式存在于宇宙之中的社会动物,1个文化系统的文化生态必然涉及到人与终极实在、人与自然宇宙、个人与他人以及人之身心之间的关系。正是这些方面构成了特定文化系统的基本存在形态,亦即文化生态模式的基本“世界图式”。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基本的世界图式可名之为“生机主义的万物1体”图式。

  在这1图式中,天地万物通过被生命化而统合为紧密相连的1体。中国哲学看待天地宇宙以及万物的基本范式就是“生命典范”的,即自觉地把天地宇宙以及万物均看作是类人的存在、有生命的存在。这在作为中国哲学之思想源头的《周易》哲学中即已奠定了基本精神方向。正是借助于生命典范,《周易》建构起了1个涵容天地人“3材”、足以“曲成万物”、“范围天地”而又以“道”1以贯之的机体系统。沿着《周易》哲学所开辟的基本精神方向,以儒家和道家为主体的中国哲学进1步丰富和了这1以生命典范贯通天地万物的世界图式,从而形成了“生机主义的万物1体论”。在这1世界图式中,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既各自构成相对独立的系统,又共同构成了1个紧密相连的整体。它们之中莫不包含了某种内在的生命力量亦即“道”或“天道”。“道”或“天道”构成了万物的存在根源,同时也是贯通万物的内在本性。以生命体存在的万物统领于“道”或“天道”,共同构成了充满生机的大化流行。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在这1图式中,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既内在于自然,又有着自己的特殊使命。它强调,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人是内在于而非外在于天地万物的。《周易》哲学从两方面突显了天地万物对人的内在性。其1,天地万物构成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存在前提。《序卦》明确指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这显然是把天地万物的存在看作是人、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其2,天地宇宙亦是人的价值之源,人之所以为人所应具的德性是“法天效地”的结果。这从《系辞》“生生之谓易”与“天地之大德曰生”的论断中即可清楚地见出:“生”不仅是天地之基本的存在形态,而且更是天地之最高德性,正是天地宇宙所昭示的“大德”为人类提供了价值的源头。由此,《周易》开启了后儒以“生”释“仁”,将人之本质属性与天地之德相联系,以为之确立形上根据的基本精神方向。与此同时,人作为大宇长宙中唯1具有灵明者,又不是完全类同于其他万物的存在,而是具有1种特殊使命,即只有通过人的存在而不仅更为充分地实现天地之道,而且使之发扬光大。《中庸》所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所言明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人虽有着与其他万物不同的特殊使命,但归根结底依然是为了实现天地万物自身本有的内在价值。

  立足于“生机主义的万物1体”的世界图式,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表现出了和谐性、平衡性与稳态性等颇为独异的理论特质。

  追求和谐是中国哲学中包括《周易》哲学、儒家哲学与道家哲学共同具有的价值取向。即以儒家而言,对普遍和谐的追求自孔子起就已奠定了基本精神方向。原始儒家的这1理论意向经后儒的不断发明推广而成为儒家基本的价值取向之1。《中庸》指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明确地表示,建立在“中”这1天下之大本基础上的“和”是天下之达道,人能够达致天下之达道,则可以使天地万物达到各安其所、物各付物的理想境界。在儒家哲学中“和谐”与“生生”又是紧密相连的。扩而大之,亦可以说,“生生”与“和谐”的1体,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价值理想。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所谓平衡性,即将万物走向和谐看作是1个趋向于生机平衡即事物的构成要素之间和谐共处、共生并形成相对稳定、协调之均势的过程。这主要表现在以下3方面。其1,就世间万物的基本存在要素而言,它们均是由既相区别又相渗透从而形成相对稳定均势的两方面即阴阳构成的。在中国哲学家看来,天地宇宙、万事万物无1不是阴阳2气的产物。阴阳2气又是互相渗透的。阴阳互渗互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需、调协而生化万物,成为中国哲学世界图式论的1个基本观点,本身即是相互渗透的阴阳之间的协调、平衡被看作是天地万物得以存在的1个基本前提。其2,就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来看,亦体现为阴阳之间在相互对待的平衡中通过此消彼长的不平衡而走向新的平衡的过程。换言之,亦即将事物的变化发展看作是1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中国哲学的这1理论特质在作为理解天地宇宙之基本观念框架的“阴阳5行”论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其3,就对事物发展趋势的价值取向来看,中国哲学特别注重“中”,即构成事物的诸要素均合理合度的状态。《周易》开启了中国哲学“尚中”的价值取向,在日后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中庸”、“中道”、“中和”、“中行”等学说和理念。如果说中国哲学中的“中和”理念是以中求和的话,那么,“中庸”则至少包含了为人处世以“适度”(无过无不及)为原则、通过各种不同因素的差异互补来寻求整体上的和谐统1(和而不同)、随时而中(时中)等方面的基本内容。这其中所追求的,不仅是有机的平衡,而且是动态的平衡。

  所谓“稳态性”,是指中国哲学并不像现代性思维那样,明确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运动变化过程的推进,事物必然会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体现为不断从较低层次发展到更高层次的“进化”,而是更倾向于把事物的变化主要看作是1个从不平衡状态走向新的平衡状态的“类循环”过程。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10分注重和谐和平衡,事物的运动变化被看作是1个既有的和谐和平衡被阴阳的消长与5行的生克所带来的不和谐和不平衡所打破,并在阴阳的继续消长与5行的继续生克中走向新的和谐与平衡的过程。它更为强调事物运动变化中稳定性的1面。中国哲学中的基本形上预设即“万物同出于道而又归根结底复归于道”就是“平衡之稳态”而非直线式发展的。《周易》哲学“反复其道”、“原始反终”的观念体现了这1点,《老子》“反者道之动”、“夫物芸芸,各复其根”的论断也说明,“道”不仅是事物的根源,而且亦是事物运动变化的终极。与现代性思维相比,与其说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是要自觉追求不断进化,不如说它追求的是要在1定水平上保持平衡的稳态。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可见,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在基本世界图式、基本理论特质方面与现代西方以强调人和自然的2元对立为基本特征的世界图式、以通过对自然的征服和占有而求得人类社会不断“增长”为基本理论特质的文化生态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我们看来,在人类社会与文化面临根本性变革的“现代之后”,经过“创造性转化”的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这集中地体现在: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注重和谐性、平衡性与稳态性的基本运行机理,可以为改变以绝对化、直线式地追求“永恒增长”为基本目标的现代性文化生态模式提供某些借鉴。对“永恒增长”的追求是现代性的基本内容之1。这种追求对促进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的确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但由于这种观归根结底是浸润着“人类中心主义”的,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它在1定程度上被绝对化。人类的现代历史被描述成直线式的、1往无前向前推进的过程,人类社会的基本目标就是不断追求增长再增长。这固然是现代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但同时也是造成环境极大破坏、资源逐渐枯竭的重要原因。在“人类中心主义”的主导下,人类对“增长”的绝对化的、直线式的追求,必然会在物质力量不断增强的同时,也使得人类社会与其依存的生态环境间产生高度紧张。世界范围内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加剧已对人类绝对化的、直线式的“增长”方式发出了严重警示:如果人类只知道1往无前地追求没有极限的增长,只能是以对自然的破坏作为实现自身“进步”与“发展”的前提条件,人类恐怕最终将难以逃脱在与自然的尖锐对立中走向覆灭的命运。  

    上一篇:学衡派五四观的哲学审视——兼论学衡派五四观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