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实现教(4)
2013-08-18 01:03
导读:国家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关注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重要工作.加大了社会整合力度社会要体现竞争的公平与平等.首要的
国家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关注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重要工作.加大了社会整合力度社会要体现竞争的公平与平等.首要的是竞争的起点要平等 这就要求营造一个全体国民平等受教育的环境.使受教育的机会平等,对教育资源的占有平等。“2O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人都在吹嘘他们公立学校的质量 事实上.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美国人进行向上社会流动的基础 ”?]中国深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城乡分割。教育对象严格限定,教育资源向城市严重倾斜.造成社会转型期城乡居民教育机会不均、教育环境反差很大 因此.在统筹城乡改革试验中必须加强基础教育的城乡整合
三、统筹城乡改革中基础教育整合的路径
在社会转型期.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困局难以破解.城乡教育“非对称”发展现象较为突出.导致维系社会公平竞争起点的教育失衡.直接挑战社会公平,影响社会和谐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实现教育公平就是要将教育机会和资源毫无歧视地提供给受教育者。现代国家在教育方面的准则和政策取向应当是:不管是富人、城里人还是穷人、乡下人,都有平等权利共同享用教育这种公共品.在教育资源配置、经费保障等多方面必须实现城乡大致公平 这就必须改变原有的制度排斥.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制度安排 首先.遵循教育的无差序性原则.保证每个适龄JL童和少年不受地域、城乡、性别、民族、经济背景、阶层等各种条件的限制.都能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其次。教育政策尽可能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
(一)义务教育阶段财政投入的城乡统筹近儿年.罔家为了保证义务教育阶段的公民平等地享受义务教育.加大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财政投入.实行了多项惠及学生的政策 从2001年起实行“两免一补”到2012年秋季开学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使得在教育的投入、城乡统筹等方面迈出了很大的步伐。教育的公共性逐步得到彰
大学排名
1.保证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城乡统筹。进行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必须将教育经费投入进行城乡统筹(1)逐步缩小城乡教育投入差距 、如果照以前城乡巨额差距的方式继续下去.城市的学校办得再漂亮,也只能拉大城乡差距.很难较快提高整体国民教育水平.而且会导致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总体失衡。(2)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农村承担着义务教育的主要任务.没有充裕的财政投入是无法办好义务教育的 义务教育的数量和质量上不去,直接影响同民的素质。(3)增加义务教育阶段的生均投入。高等教育需要大量投入无可厚非.但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是让所有或者绝对多数适龄公民接受基本教育.没有充足的财政投入.难于提高教育质量。
2.加大对义务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在农村农业税收消之后.应加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 、(1)保障农村(尤其是边缘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下资按时足额发放.再不能出现工资拖欠现象 、(2)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由于农村地义务教育经费不足.很多贫困地区不具备义务教育的基本办学条件.学校校舍简陋.实验设备奇缺,运动场地和设施缺乏,这些都要尽力改变。(3)切实解决农村中小学校的债务问题 据统计,现在全国农村中小学“普九”欠债还有300~400亿元,这严重影响了农村中小学的办学 .3.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补偿力度。现在中国已经做到了免除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并给农村寄宿学生以补贴 还应做以下尝试:一是对农村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交通补贴和免费医疗:二是尝试对贫困家庭每月发放子女上学的补贴。
(二)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统筹农村中小学师资紧缺、办学条件差等现实依然困扰着农村教育.并且城乡教育差距越来越大 同是一国公民.应享受基本的国民待遇。这才符合国民待遇原则。一个国家连国民待遇原则都不能坚守。就无法体现宪法所倡导的“公民一律平等”精神 在统筹城乡改革实验中.要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城乡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