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人的审美意识(3)

2013-06-10 01:04
导读: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后临诀,直言:穷矣!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世说新语任诞》) 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

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后临诀,直言:“穷矣!”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世说新语•任诞》)
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晋书•阮籍传》)
阮籍嫂尝回家,籍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辈设也?”(《世说新语•任诞》)
阮公临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世说新语•任诞》)
步兵校尉缺,厨中有贮酒数百斛,阮籍乃求为步兵校尉。(《世说新语•任诞》)
阮浑长成,风气韵度似父,亦欲作达。步兵曰:“仲容已预之,卿不得复尔。”(《世说新语•任诞》)
从前两则看,阮籍的“任我”在面对失去亲人的悲痛中发展到了极至,一面是顺从丧亲的巨恸而“举声一号,吐血数升”。一面是对丧葬礼法的不视不顾。刚闻母丧,阮籍留与他人决赌,饮酒二斗,继而当葬母,又蒸一肥豚,饮酒二斗,这些举动在常人看来是不加检点的,甚至是有点与丧葬礼法叫板的轻率意味,他没有遵照世俗的礼法表达哀痛,但他终于还是以几乎毁灭性命的举动显示了魏晋人在反抗虚伪礼法的过程中的任情而动。这种“任我”的代价是很高的。他自己说“礼岂为我辈设也?”表现的是一种对于世俗诘问的保持真性情的自赏的气度。所以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的就是面对男女授受不亲的世俗规范而从容应付,以一种反常的方式打破这个束缚,如所引第四则。这样的事情恐怕直到现在才能被普遍接受吧!所以仔细分析阮籍的举动,会感到他的许多行为都含有挑战的意味。阮籍对那个黑暗扭曲的社会的虚伪礼法用以杀人和束缚人的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是在以一种“任我”而生的审美实践保存着真我的本性。然而这种过程也是挣扎痛苦的,在反抗虚伪礼教的同时,他也抛却了许多人性本来应有的常状。他曾经做过官,可见他与世事亦未忘怀,他做官似乎又是因为贪图那里的美酒,如第五则所引。为何在其职而不谋其事?那样的时代王事是不可图的,但他又放不下,他在任上只能“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27]既是爱酒而去为何恸哭而返呢?可见阮籍的心总是在物累与放达之间游走的,纵情酒酣昏醉中的暂时的放达在醒来时还是陷于了世事纷扰的物累当中。对于“达”,阮籍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那是他在溷浊尘世借“超越”以泻“悲情”的生命的审美化的存在。没有这份“悲”或许他也不会吝惜那份“达”。所以他对自己的儿子要走自己的老路是不赞同的。从阮籍身上,我们发现了审美的花总爱开在痛苦的泥沼中,它是一种人生矛盾纠集时的缓和药剂。魏晋人的“任我”意识就在人们在人生的物累与放达之间游走时散发了它的美学的光华。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作为魏晋人审美意识核心的“任我”如前所述,主要讲的是人们审美当中的对“超越感”和“真情感”的把握。其超越的对象是具体的形和物,颇含一种玄远的味道,是对生命和天地有大美的领悟。正因为这份领悟使个体的人可以暂时忘却堆积于身心的种种束缚而进入审美的境界,然而过度的超越也会产生审美主体的缺席,没有主体的审美是毫无意义的。事实上,人也不可能拔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提离地球。超越的目的不在超越本身,而是为了维护个体生存的现实。这时执着于生命中至真至纯的情感哪怕是痛苦得让人承受不起而本欲超越的情感就还原了魏晋美学一份现实的意义。所以“任我”的审美意识中,超越是那根纵坐标,它指出了美学的努力的方向,而任从个体情感而生就是那根横坐标,它显示和承载了美学所应担负的最重要的内容。在放达与物累之间游走,找到那个平衡的支点,是正确体会“任我”内涵的唯一途径。在《世说新语》中,我们看到有人做到了这一点,在两者间游刃有余,有人偏执于一端,结果滑入物欲的泥潭。如
张季鹰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世说新语•任诞》)
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见机。(《世说新语•识鉴》)
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世说新语•任诞》)
桓南郡小儿时,与诸从兄弟各养鹅共斗。南郡鹅每不如,甚以为忿。乃夜往鹅栏间,取诸兄弟鹅悉杀之。既晓,家人咸以惊骇,云是变怪,以白车骑。车骑曰:”无所致怪,当是南郡戏耳!”问,果如之。(《世说新语•忿狷》) 大学排名
第一、二则里所讲的张季鹰是真正懂得“弃彼任我”的思想精髓的人物,“身后名”在他看来还不如一杯酒那么重要,这或许有些消极,然而魏晋士人的所有消极都有着同样的社会历史根源,他们的消极回避中,是一种对虚伪的功业的超越,在及时的一杯酒中却存有本真的自我。难怪秋风起,季鹰思归呢!
第三则里王孝伯所说的话可看作对魏晋名士的形象写照,魏晋名士的风貌和思想意识很大程度上代表了魏晋时代的审美风貌和审美意识。做一个魏晋名士首先是抛却功利的意识的,他没有奇才,无能建功立业;其二他要嗜酒,能够体会酒中的快乐;其三他要熟读《离骚》懂得发泄心中的抑郁。那么他在幽闲的日子中就可以享受“任我”所带来的审美愉悦了。
前三则中记载的人物都有一颗“任我”的审美心境,最后一则的例子在《世说新语》里少而又少,是对人性负面的一种警示。其记载的是桓玄杀鹅的故事。表现的是个体对自己冲动的过度的离轨的任从,这不能产生审美的愉悦,而是一种对忿恨的暴力的宣泄。所以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如果任性而为却没有正确的方向和真确的内容,其后果比《杨朱》篇所提的追求肉感的快感离开美的领域更加遥远了。
本章对《世说新语》里魏晋士人所持有的审美意识进行了一种尝试性的概括,由他们在审美实践中所体现的对形而上的超越感的追求和对个体人生的真挚情感的执着,看到了他们审美中放达之心与外物之累中的平衡游走,并且在这种游走中实现了对“任我”意识的审美把握。
上一篇:诗名远播的江东才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