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新理性精神及其文学(4)
2013-06-19 01:10
导读:[25]陆贵山.文艺人学论纲[M].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0年. [26]陆贵山.人论与文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27]陆贵山.马克思主义与当
[25]陆贵山.文艺人学论纲[M].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6]陆贵山.人论与文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27]陆贵山.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艺思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28]陈专才.中国20世纪后20年文学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29]王先霈.胡亚敏.文学批评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30]姚鹤鸣.理性的追踪——新时期文学批评论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
[31]钟中文.文学发展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
[32]陈 晋.当代中国的现代主义[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
[33]洪子城.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下)[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
[34]张新颖.栖居之游牧之地[M]. 上海: 学林出版社,1994年.
[35]蔡 翔.日常生活的诗情消解[M]. 上海: 学林出版社,1994年.
[36]朱水涌.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M].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0年.
[37]陈晓明.无边的挑战[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
[38]王铁山.新时期文学十年[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39]李阳春.新时期文学思潮述评[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
[40]肖 鹰.形象与生存[M].作家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