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荒与近代中国经济的转型及其对自然经济的分(4)
2013-06-22 01:01
导读:[1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7] 佚名.救灾论[N]申报,1888-11-23. [18] 池子华.中国流民史近代卷[M]. 合肥:安徽人
[1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7] 佚名.救灾论[N]申报,1888-11-23.
[18] 池子华.中国流民史•近代卷[M].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1.
[19] 邓拓.中国救荒史[M].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20] 吴敬.农村衰败与晚清现代化的受挫[J].中国近代史1996,(9)
[21] 沧江.论中国国民生计之危机[N]国风报,1911,(11)
[22]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广西农民起义资料[M] 北京:中华书局,1978.
[23] 骆惠敏、刘桂梁..清末明初政情内幕(上册)[Z]. 北京:知识出版社,1986.
[24]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义和团史料(上册)[Z].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25]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义和团史料(上册)[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26] 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M]. 北京:中华书局,2000.
[27]【英】贝思飞.民国时期的土匪[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8] 周积明、宋德金.中国社会史论•下卷[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29]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Z].上海:三联书店,1959.
[30] 龚书铎.中国社会通史•晚清卷[M].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31] 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Z]. 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32] 徐澜.徐愚斋自叙年谱[Z].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81.
[33] 张曜折.录副档[Z].光绪十五年三月十二日
[34] 邓云特. 中国救荒史[M].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35] 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Z]. 北京:中华书局, 1958.
[36]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37] 李文海.中国近代灾荒与社会生活[J].近代史研究,1990,(5).
[38] 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39]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二卷)[M]. 上海:三联书店, 1957.
[40] 李文海.世纪之交的晚清社会[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41] 冯柳堂.中国历代民食政策史[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
[42] 夏明方清季丁戌奇荒的赈济及善问题初探[J].近代史研究,1993,(1)
[43] 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Z]. 北京:中华书局,1958.
[44] 李鸿章: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9) [Z] 南京:金陵刻印本,1905.
[45] 龚书铎.中国社会通史•晚清卷[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46] 戚其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2册)[Z].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1994.
[47] 戚其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1册)[Z].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1994.
[48] 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史(第一卷)[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49] 史建云.论近代中国手工业的兴衰问题[J].近代史研究,1996(3).
[50] 国闻周报(十一卷九期)[N].1934-2.
[51] 徐泰来.中国近代史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
[52] 中国近代史编辑室.近代史资料(总第七十二号)[Z].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53] 杨世骥.辛亥革命前后湖南史事[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56.
[54] 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三册)[Z]. 北京:中华书局1962.
[55] 斯诺夫里亚诺斯.全球分裂•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56] 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57] 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三册)[Z]. 北京:中华书局,1962.
[5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9] 直隶清理财政
说明书•总序[Z].中国近代史,1996,(11)
[60] 席裕福、沈师徐.皇朝政典类纂(卷155)[Z]国用二•节用.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61] 王善中.民国初年的财政与外债评述[J].经济史1991,(2).
[62] 希•帕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63] 马鸿谟.民呼民吁民立报选辑[Z].安徽: 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 .
[64] 李鸿章.李文忠公全集•译署函稿(卷三)[Z]. 南京:金陵刻印本,1905.
[65] 彭泽益.清代财政管理体制与收支结构[J].经济史1990,(6).
[66] 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Z]. 北京:中华书局,1958.
[67] 千家驹.旧中国公债史料(1894—1949)[Z].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55
[68] 曾纪泽.曾惠敏公使英
日记.[Z] 北京:线装书局. 1993.
[69]【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
[70] 梁启超.谈某报之土地国有论[J]. 上海:三联书店,1960.
[71] 徐义生.中国近代外债史统计资料[M]. 北京:中华书局,1962.
[72] 太平天国史资料丛编简辑(第6册)[Z]. 北京:中华书局,1963.
[73] 徐义生.中国近代外债史统计资料[M].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62.
[74] 马鸿谟编.民呼民吁民立报选辑[Z].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
[75] 陈锋.清代财政支出政策与支出结构的变动[J]经济史,2000,(5).
[76]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77] 马寅初.马寅初选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78] 许毅.清代外交史论[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1).
[79]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8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2] 马勒礼.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8.
[83]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Z]. 上海:三联书店,1957.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84] 曾国荃.曾忠襄公書札•附文集[M]. 台北: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
[85] 刘建生、刘鹏生.山西近代经济史[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87.
[86] 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卷2)[Z] 北京:中华书局,1962.
[87] 邓拓.中国救荒史[M].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88] 饶涤生.日趋严重的农民离村问题[N].申报月刊,(第4卷第12号)
[89] 清文宗实录(卷26)[Z].北京:中华书局,1987.
[9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1] 朱汉国.民国时期华北农民的离村与社会变动[J].史学月刊,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