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的变形——叙事生命的选择(4)
2013-07-17 01:02
导读:小说在叙事上是简短地概述,但在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有关人类的爱欲、生命意识及乱伦之情等的哲理性深层认识,这与概述之前对婶侄之间的具体、感性、
小说在叙事上是简短地概述,但在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有关人类的爱欲、生命意识及乱伦之情等的哲理性深层认识,这与概述之前对婶侄之间的具体、感性、表浅的乱伦场面的描述形成鲜明的对比。前者为表,后者为里,前者为果,后者为因,前面浅显,后面深沉,两者互相映衬,合而为一,在叙事的层次上展现深浅、浓淡的布局,在叙事的意境上渲染出含蓄、曲折及深沉的氛围。
法国当代小说家、剧作家弗 • 萨冈的小说《某种微笑》被评为二十世纪世界小说的经典之一。小说中叙述了女大学生多米尼克爱上了男友的舅父吕克的故事。通过这场婚外情,尽显了她的内心矛盾、精神苦闷、情欲与理智的斗争。在多次幽会之后,吕克向她坦然概述了他与妻子弗朗索瓦丝的爱情和婚姻,很耐人寻味:
“我可以告诉你一切。 我喜欢这样,我不能对弗朗索瓦丝说我并不真心爱她,我们之间并没有良好的坦诚相见的感情基础。我和她之间的一切基础就是我的疲劳,我的厌倦。然而,这个基础却是牢固的,绝妙的。我们可以在这些基础之上建立持久可靠的联盟:那就是孤独、厌倦,至少,这样的基础不会动摇。”[85](P195)
多米尼克有着爱她的男友,吕克也爱他的妻子,他和妻子有着幸福的家庭和成功的事业。他与多米尼克也有着年龄上较大的差距,为何两人却生婚外情?原来他们同属一种忧郁懒散、不思功利的人。由于他们性格气质和思想价值方面的相似性,彼此从对方找到了自我的存在,所以他们的婚外情基于自恋的情结所致。在外因上,吕克的妻子是一个开朗、热情、进取的事业型女性。由于性格上的差异,自觉不自觉地夫妻间缺乏一种真心坦诚的交流。而多米尼克孤身一人在巴黎就读,由于社会地位、家庭背景等方面与男友的差异,所以她并未真正感到男友的理解和关怀,最终导致了她与吕克“忘年交”般的逾情。本段的概述精彩在于:它理性地揭示了爱情婚姻上的背离与固守、破坏与团结、动摇性与牢靠性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表达了人类在面对这些挑战时的两难选择所带来的痛苦与挣扎之情。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以上两处概述均为精彩之笔,它们都是对前面的场景、延缓或停顿的叙述的总结,往往是规律性的概括。从理论认识的角度来说,前者呈现为一种感性的状态,后者则归纳为一种理性的总结,形成前浅后深的叙事布局。从情节发展的角度来看,前者是一种量的铺陈,后者则为一种质的升华,前者决定着后者的形成,后者则推动前者的进一步发展,展现出一个互动共生的叙事过程。
(4) 徐疾更迭的叙事节奏。
余华的小说《活着》中有对我爹的叙述,我爹一辈子不论在城里还是乡下都
是有身份的人,只是他拉屎的习惯就像一个穷人,他喜欢到村口的野地里的粪缸上拉屎。
“几十年来我爹一直这样拉屎,到了六十多岁还能在粪缸上一蹲就是半晌,那两条腿就和鸟爪一样有劲。我爹喜欢看着天色慢慢黑下来,罩住他的田地。”[86](P7)
这是一处典型的概述,它概述了我爹几十年不变的习惯,一个执着、朴实的农民的内在真实灵魂被简约地写意出来。如果对比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此处的叙事速度是很快的,因为它把几十年的时间只用简单的两句话就概括了,六十多年的时间长河中有关我爹的许许多多的事情都被忽略了,只留下几个精彩而传神的地方。此处的叙事时间由过去迅速地切换到叙述的当下,并且暗示指向将来,这是对故事时间的极度变形,从客观现实来看是非真实的,但从情感意识来看却是真实的。在这个歪曲的时间表象里预埋了一个须待认知的空缺点,由于它含蓄曲折、深奥神秘,生发出吸引读者去解读的叙事张力。虽然对于叙述者而言缩短了叙事时间,但对于受叙者而言如果要达到某种理解就要相应地延长时间。其次,比较前面对我爹的详述,如关于我爹的穿着、行为、别人的评价等,那里的叙事进程是缓慢的,而到了概述的地方,叙事进程变得迅速。总之,不论从叙事接受还是叙事进程来看,概述都促成了徐疾更迭的叙事节奏。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再看本书中“我”对赌博的认识。“一直到解放以后,我才知道赌博的赢家都是做了手脚的,难怪我老输不赢,他们是挖了个坑让我往里面跳。”[87](P14) 这是一个省略,它省略了解放前至解放后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沉迷于赌博以至输掉了家产尚且不理解何以会如此命运不顺,直到多年后才突然明白了这里面的蹊跷。对于这个事理,叙述者有意忽略了它的理解过程,直接展示它的结果,这也就类似于佛家的“顿悟”,大大加快了叙事的速度,推动着叙事情节向纵深发展,到达一种“以心传心,不立文字” [88](P89)的禅宗化的审美效果。
莫泊桑的《项链》中,罗瓦塞尔夫人借项链、参加晚会、丢项链不过二三天的事,叙述者用的是详述;为了所失项链的还债是十年的时间,叙述者用的却是概述。很明显,前者的叙事速度慢,而后者的叙事速度快。之所以要这样做,因为叙述者站在批判的立场上尽量展现罗瓦塞尔夫人之类的小资产阶级妇女的虚荣心,同时又站在对罗瓦塞尔夫人同情的立场上,尽量减少对痛苦的十年还债生活的回忆,因此在这个一多一少、一慢一快的叙事中实质上隐含了叙述者的一个价值和道德观的判断标准,这本身也就是含蓄性的叙事美的体现。
结合以上三例,笔者认为叙事节奏的快慢变化可视为含蓄性叙事美的晴雨表。叙事速度越快,其含蓄性叙事美程度越深,接受理解的时间也就越长;叙事节奏的快慢交替越频繁,其含蓄性叙事美内容越丰富,叙事的过程也就越复杂。
第三节 场 景
所谓场景(Scene),是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相等,当然这种相等只是大体意义上的相等,决不是完全的等同。最纯粹的场景是对话,但一般而言总是包括了对话和简略的外部动作的描写,下面是《白鹿原》中黑娃与郭举人的小女人私通后的对话,谈及了小女人在郭家的非人待遇:用下身为郭举人泡枣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