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邓小平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目的和意义(4)

2013-08-18 01:03
导读:3、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中,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直到上个世纪初才

3、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中,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直到上个世纪初才结束,而接下来的军阀混战、外来侵略以及国内战争又持续了接近半个世纪,旧中国留给人们的是贫穷、落后和愚昧。而新中国就是建立在这样“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的。以前认为在“一穷二白”的底子上就可以自由挥洒,画出社会主义最新最美的图画,希望能尽快地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蓝图。但是由于对中国本身的现实情况缺乏正确的认识,使得主观愿望严重脱离客观实际,最后事与愿违。事实证明,这种想法是不符合实际的。如果有社会主义最新最美的图画,那一定也是和社会主义很高的生产力相联系的。改革开放初始,我国发展经济遇到的最大困难有两个:一是资金不足,二是科技落后。而资本主义国家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要克服困难,发展经济,就必须对外开放,积极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的有益成果。
实践有力地证明,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缓解了我国经济建设资金短缺的压力;学习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在邓小平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积极引进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学习西方社会符合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各种管理经验,创办经济特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等等。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水平举世瞩目,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同时这也有力地推进了我国政治以及社会的其他各项改革,使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文化、教育体制改革相适应,促进我国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在新世纪的钟声才响过的时候,我国经过努力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一方面是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结果,也是国际社会对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的肯定和认同;另一方面,这也将有利于我国深层次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融入到世界发展的体系中去,更好地全面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
邓小平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和实践成功地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现在的中国是一个正在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中崛起的国家。中国的崛起对维护世界的和平,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和利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 束 语

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特色”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绩有力地证明: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在较短的时期内改变了我国经济落后的状况,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普遍处于低潮的情况下,焕发出勃勃生机。邓小平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不仅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崭新局面,而且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对新时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邓小平关于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它对于我们正确地处理好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更好地利用资本主义以及人类历史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以及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又是一个需要根据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思想和理论。我们必须依据资本主义自身的不断变化以及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借鉴、利用资本主义的时代战略和具体策略,用理论指导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和发展理论,以便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面对当今经济、技术全球化浪潮和“一球两制”将长期存在的客观现实,我们越发感受到,邓小平这一思想所包含的超凡智慧和重大意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如何处理好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如何更好的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始终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的时代课题。应该说,本文只是关于这个问题的初步探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全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
[3]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册)[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胡绳文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4.
[8]齐欣等编译.世界著名政治家、学者论邓小平[C]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9]俞可平.全球化:西方化还是中国化[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0]蔡娟.邓小平“两制关系”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1]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专题摘编(新编本)[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12]胡连生,杨玲.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社会主义的新课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3]杨春贵,张峰.邓小平理论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4]吴家庆,蒋国海.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5]黎青平.毛泽东邓小平与对外开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研究组中共湖南省委党史委编.毛泽东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17]李惠斌.全球化:中国道路[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8]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9]李屏南.什么是资本主义,怎样对待资本主义[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20]刘建武.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21]汤玉奇.生死攸关——两种制度并存条件下的竞争战略[M].济南:山东人们出版社,1993.
[22]黄宗良,孔寒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理论、历史和评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3][美]戴维•W•张.邓小平领导下的中国[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
[24]顾海良,张雷声主编.邓小平的经济思想[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上一篇:灾荒对自然经济发展环境的破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