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目的和意义(5)
2013-08-18 01:03
导读:[25]黄宗良主编.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史论[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3. [26]段炳麟.世界当代史[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1994. [27]吴江.社会主义前
[25]黄宗良主编.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史论[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3.
[26]段炳麟.世界当代史[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7]吴江.社会主义前途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8]卫炜,刘客.邓小平理论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9]张敏杰主编.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西方学者看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0]许庆朴,李爱华主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1]王文滋.胡绳晚年论社会主义模式[J].
中共党史研究,2004,(6).59-66.
[32]朱映雪.1990年以来关于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研究综述[J].毛泽东思想,2003,(6).66-69.
[33]欧阳军喜.中国共产党对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回顾[J].北京党史研究, 1994,(6).42-45.
[34]王金秋.试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认识的突破[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02,(2).10-11.
[35]王万民.论列宁与邓小平关于利用资本主义的两个概括[J].社会科学研究, 2002,(6).20-22.
[36]李瑗.毛泽东邓小平对资本主义认识之比较研究[J].中共党史研究,2002 ,(5).25-31.
[37]熊宏俊.论邓小平理论的新贡献:如何对待资本主义[J].江西社会科学, 2000,(1).62-65.
[38]马晓红.邓小平当代资本主义观探析[J].青海
民族学院(社会科学版)第26卷(2),2000年4月.17-19.
[39]胡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世纪之交的回顾和前瞻——纪念党的十一界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J].中共党史研究,1998,(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