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民间金融为民营经济体提供了畅通的融资渠道,解决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现就民间金融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民间金融;民营经济;正面/负面效应
1概述
民间金融自产生之时就一直处于政府的监管之外,游离于正规金融的边际,对于其了解还是很大的局限性,现阶段民间金融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助力,学术界也加强了对民间金融的深入研究。故此,特就民间金融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论述。
2民间金融对经济的正面效应
2.1民间金融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金融体系还是不是很规范的基础之上的,从整个金融体系看,由于制度安排、金融抑制和信贷配给问题,并没有一个具有灵活的、机动,能和经济快速增长相适合信贷的金融体系。如果依靠正规金融的资金,我国的民营经济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如果只靠正规金融的融资供给的话,那是融资的数量、时间和门槛比较高的,民营企业的融资难度是相当大的。中小企业和消费者经济中饱受信贷配给(信贷约束)之苦,而民间金融在很大程度上担当了为的提供有弹性的信贷供给的任务。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主要是面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国有银行的贷款审批历来很难。即便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民营企业初创时期和成长期,不可能或者很难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单单依靠个人的积蓄想达到企业资金需求基本是不可能的。民间金融为民营企业提供了融资的渠道,解决了它们的融资难问题。国有金融已经不再是民营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民间金融已经承担起为民营企业“输血”的功能,极大的扩宽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由于民间金融组织的高利率吸引了众多的民间闲置资金流入民间投资,使民间投资的规模增大,进而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民间金融的发展和民间经济的发展已经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作用。
2.2民间金融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我国对金融的管理主要还是靠信贷计划、利率控制和控制贷款规模等行政手段来进行调控,并不依靠市场化的原则来进行资金的配置。从而导致我国的金融并不能完全的符合经济发展资金的需要,它本身的发展也会偏离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民间金融在资源配置上对经济起的正面作用和正规金融机构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当民间金融和国有金融一起作为一个合理的金融二元结构存在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储蓄转化为投资,投资的增加就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的金融投资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并没有构建合理的金融二元结构。民间金融市场能为被排斥在信贷计划外的有合理需求的行业提供资金,使这些行业能够得到足够资金,推动它们的发展。民间金融具有正规金融机构所无法比拟的信息和担保优势,这使得它们能够在较小的范围内综合地对投资项目的风险和潜在的发展能力做出权衡,并凭借较强的市场拓展能力为农村和中小城市保留了一部分必要的发展资金,为金融资源在小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提供了可能性,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民间金融能有效满足各种资金需求,提高了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提高了闲置资金的使用率。
2.3民间金融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育。随着经济的发展,民间金融发展对国有金融的传统地位发起挑战,民间金融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越来越受中小企业的青睐,强大的竞争力展示了民间金融咄咄逼人的架势,正规金融面对新生的对手,也不得不放下老大的架子,对自身进行全面的改革。正规金融近年的改革力度也越来越大,改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引进科学的管理系统和加强对员工素质的提高,业务越随经济的发展具有人性化和多样化,提高了正规金融的市场竞争力。正是由于民间金融的存在,迫使正规金融的发展,而正规金融的发展也促进了民间金融自身的不断完善,二者相互促进,又相互竞争,在无形之间强化了两者的联系,一起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共同为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3民间金融对经济负面效应
民间金融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民间金融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机会主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为民间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