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我们已经指出,现代金融资本能够从两个方面介入现实资本的循环,一是作为生息资本介入,即:G-[G-W /W…P…W′-G′]-G′;二是作为虚拟资本介入,即:W*-G[-W /W…P…W′-G′]。同时,现代金融资本又在两个层面上形成金融循环,其一是作为生息资本,作为G-G′=G+△G和G-G′-G″-G -…,其二是作为虚拟资本,作为G-W*-G′。在实际生活中,现代金融资本运动的这四个维度不可分割地纠缠在一起。金融化的发展,使得现代金融资本的金融循环不但与介入的现实资本循环相独立,显示出自己的“自治”,而且迫使后者不得不接受某些自己的特殊规则,即在流动性和增值性、在货币与资本之间寻求某种平衡。在金融化条件下,资本的积累既包括实物资产的积累,又包括对实物资产虚拟要求权的积累,还包括对虚拟资产虚拟要求权的积累,如金融衍生工具等。但是,现代金融资本在金融循环中不断获得的收益,正像前面已经揭示的那样,不过是对现实生产过程产生的利润的分割,甚至是对工人阶级的掠夺,也就是对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占有,因此,再生产条件的满足在客观上形成对金融循环的最后限制,这一方面包括资本在实物和价值上的双重补偿,另一方面包括劳动力的再生产。正是现代金融资本的这些特殊规定性,使得金融化条件下的危机既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危机,又不同于纯粹的货币危机,危机首先会在·41·金融循环中发生,以金融危机的形式并在随后以经济危机的形式爆发出来。
正因为如此,只有在现代金融资本的金融循环中,才能找到现代危机的根源。在信用没有发生困难的情况下,无论是生息的货币资本还是虚拟资本,都有过度积累的倾向,因为对这些资本而言,不需要束缚在生产过程当中就可以实现价值的增值,并且这种增值越是容易、越是强大,就越能刺激信用的再度膨胀,形成自我维持的怪圈。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信用,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消费可能超过应有的界限,造成虚假的繁荣,而在这一繁荣的背后,却是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相对短缺造成的经济停滞,因为生产过程中的货币资本过多地采取了生息资本和虚拟资本的形式,参与了它们的金融创造。
正像马克思指出的,信用制度和银行制度把社会上一切可用的甚至可能的、尚未发挥积极作用的资本交给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支配,成了使资本主义生产超出它本身界限的最有力的手段,也是引起危机和欺诈行为的一种最有效的工具。一旦现实的或信用的回流出现问题,或者现代金融资本对利润的分割破坏了再生产的条件,信用的上层建筑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瓦解,一切形式的资本都以能转化成货币为转移,市场上充满了资本,却缺乏流动性。由于危机时刻现代金融资本的剧烈收缩,企业、银行、证券公司清理资产负债表的行为会强行将介入到现实资本循环中的那部分金融资本剥离出来,从而进一步引起经济的衰退,所以,紧跟金融危机之后的,必然是全面的经济危机。
此外,现代金融资本的运动并没有在地域上为自己划定界限,也就是说,我们对金融资本运动规律的考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只不过当资本跨出国界时,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对称性和以美元为中心的等级制度往往促使产业利润、实际资源从新兴国家流向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后者则在生息资本或虚拟资本的形式上积累其对主要国家货币和货币的索取权。一旦危机爆发,沿着金融循环形成的支付序列,危机就会传导至与之相关的所有国家。而在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国家,受到的影响最大也最持久。
五、小结
货币具有高度的流动性,而资本具有一定的增值性,金融化的发展在本质上要求二者等同,即在增值的同时保持流动性。金融化的这一要求在生息资本和虚拟资本的形式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金融化的发展必然导致货币资本化和虚拟资本化的发展,现代金融资本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把金融化条件下的生息资本和虚拟资本的总和,称为现代金融资本。
从具有垄断购买力的货币出发,形成广义的货币形式的资本价值,这一资本额可以在三个方面发挥作用:首先,作为职能资本家手中的货币资本,它可以直接参与现实资本的循环,即G-W /W…P…W′-G′;其次,作为狭义的货币资本,即生息资本,它一方面通过G-[G-W /W…P…W′-G′]-G′介入现实资本循环,另一方面通过G-G′=G+△G和G-G′-G″-G -…形成独立于现实资本循环的金融循环;再次,作为虚拟资本,和在生息资本的场合类似,它一方面通过W*-G[-W /W…P…W′-G′]介入现实资本循环,另一方面通过G-W*-G′形成金融循环。同时,生息资本和虚拟资本之间又可以相互转化,并且通过这个转化将其各种形式的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就是现代金融资本循环和积累的全部规定。图1直观地描述了这一情况。
图1:现代金融资本的循环与积累
伴随经济金融化,货币资本的积累越来越多地采取虚拟资本积累的形式,而全球化的发展使货币资本积累、虚拟资本积累的相对独立性发展到了极点,使得货币资本的积累、虚拟资本的积累与实体资本的积累完全脱离开来。货币资本和虚拟资本的过度积累引起的相对过剩增加到一定程度进而由扩张转向收缩时,那些在货币形式上、在虚拟资本或生息证券形式上形成的积累所代表的货币资本价值大为减少,从而使在这种形式上积累的国家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并通过贸易和货币、资本流动,引起国际间的连锁反应,导致国际经济和金融的动荡。这是国际金融资本积累的结果,同时也是国际金融资本进行全球范围内资本集中和金融掠夺的重要形式。
从现代金融资本循环和积累的考察中,我们不难发现,货币化、虚拟化的资本在金融循环中的自我膨胀及其与现实资本循环的背离往往成为现代危机的直接动因。因此,为了把金融和经济危机造成的巨大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应避免过度金融化和过度货币资本化、虚拟资本化,避免金融资本的过度积累;要引导现代金融资本服务于现实资本循环和积累,同时防止国际金融资本循环和积累造成的风险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