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业务营销是我国商业银行(2)
2013-08-22 01:10
导读:行业制度的国际化竞争成为必然。 1.3出于分散经营风险的考虑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里”。我国商业传统存贷款业务的发展空已经日渐狭窄,银
行业制度的国际化竞争成为必然。
1.3 出于分散经营风险的考虑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里”。我国商业传统存贷款业务的发展空已经日渐狭窄,银行贷款的沉淀、呆滞和板结,已经造成部分银行资金循环受阻。因此,适时、有效开展银行业务,可以逐步改变目前过于单一的商业银行功能,消除累积性风险的发生。银行业特有的高风险性使其对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的需求尤为强烈。与其他行业或业的其他部门相比,银行的外部效应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是由于银行将对全球各地分散存款人的流动性,转化为对借款人的非流动性债权,从而具有较高的负债比率,对外部资金来源和公众信任存在严重的依赖性。银行参与投行业可以充分利用两个(资本与货币市场对接)、两种资源,实现优势互用、劣势互补,从而缓冲或规避银行业日渐放大的风险因素。
1.4 出于更好满足客户需求的考虑
在金融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银行在单一主业的范围内已无纵深拓展的余地,由于传统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对于信息、客户、网点、平台等资源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共性,目标市场存在着较大重叠,这决定了银行拓展投资银行业务具有较强的可行性,能够最大限度挖掘和利用银行业内部潜能,充分利用各银行在信息、客户、金融产品、制度、交易平台、网点等方面的禀赋资源,使其有效地组合配置,方能实现经营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当然这种有效整合和嫁接对于银行已有和潜在客户而言可以得到“一站式”的金融服务。这就是笔者定义的银行全能化、一体化后的“协同效应”:
u 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能够整合其传统业务禀赋的各种资源,通过其众多的分支机构为广大客户提供多种形式的储蓄、结算机会,特别是为其提供可作为投资的各种,从而实现商业银行真正扮演储蓄与投资者的中介人,满足客户日益不断变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u 投资银行的各种便捷工具成为投资者和筹资者直接的媒介和桥梁,它以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把投资者手中的闲置资金转移到筹资者手中,实现资金和资源的最优配置;投资银行是中长期资本运营的枢纽;
u 商业银行充分整合传统业务的各种资源,为企业发行各种有价证券,并充当企业的顾问,为企业的收购兼并活动提供中介服务。
1.5 出于不断发展的考虑
u 首先,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商业银行不得不努力拓宽自己的服务领域和提供便捷的服务手段,这迫使商业银行内生各种产品、服务手段、服务工具、服务形式、服务模式、服务信息相互交融和交换的强烈动机和愿望,现代通讯和技术的高速发展为这一融合以及通过融合降低成本提供了技术保障;
u 其次,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市场融资出现了“脱媒”现象,商业银行客户可选择的融资手段越来越多,对商业银行传统的贷款业务冲击很大。而且,利率的市场化使得大型客户对利率水平的要求越来越苛刻,甚至提出低于人民币贷款下限的要求。因此,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已无法适应客户的新需求,对此作为金融市场主体的商业银行必然作出相应的调整;
u 再次,的发展为突破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提供了可能,商业银行在负债结构和资产配置方面越来越多地依靠资本市场工具,而投资银行也日益向商业银行业务渗透,金融创新使两者的业务界限逐渐消失。
1.6 出于战略和运营的考虑
投资银行业务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核心,也成为我国打通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国内金融市场与金融国际市场联接的纽带。因此作为金融业核心的商业银行不能游离于资本市场之外,这样一方面也无法更好的服务于公众,另一方面也会严重制约自身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以下情况的出现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加快涉足投资银行业务的步伐。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u 全民资产增值和保值意识的不断增强、市场投资工具和渠道日趋多样化、可支配收入的日趋科学和价值化,致使投资者资产结构日趋“银行体外”循环;
u 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市场工具的不断创新,使得更多的资金需求者习惯或者正在习惯通过直接融资募集资金,这对一向习惯了“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商业银行而言是极大的挑战;
u 面对投资者和筹资者要求的变化,如何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客户的要求和利益,真正体现客户资金盈利性、流动性、风险性的最佳组合。必然要求商业银行开发设计更加个性化的期限不一、功能多样的新型金融工具、产品和服务。
u 客户要求在一家银行就能享受到最广泛的金融服务,而不必与多家经营内容不同的银行打交道,同时客户还要求利用“全能银行”提供的各种金融服务来选择最佳的投资机会,从而不仅有利于节约时间、减少费用,而且也有利于增加收益。
u 新下的银企关系发生根本性变革。“银行老大”不见了,原来站在客户的末端,现在必须要站在客户的前端,通过全面、优质、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使客户与自己之间更加更加了解、更加信任;
u 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商业银行能够及时有效的为成千上万的家庭、个人、企业等组织提供更多金融、投资等信息,这样导致传统的服务模式受到严峻挑战紧。
2、环境和现状分析
2.1 国外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趋势
投资银行萌芽于欧洲,其雏形可以追溯到15世纪欧洲的商人银行。早在商业银行发展以前,一些欧洲商人就开始为他们自身和其他商人的短期债务进行融资(一般是通过承兑贸易商人们的汇票对贸易商进行资金融通)。由于这些金融业务是由商人提供的,因而这类银行就被称为商人银行(Investment Banking)。相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投资银行是专门向企业和公司提供财务咨询服务、协助企业和公司在各类资金和资本市场筹措资金、替客户管理资金的非存款性,它主要从事与资本及资本市场有关的业务活动,而不办理商业银行经营的存贷款业务。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发达国家纷纷以立法的方式确认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
ü 1986年 英国实行“金融大爆炸”,在英国银行业实行了自由化;
ü 1989年欧共体发布“第二号以行业务指令”,明确规定了欧共体内部实行全能银行制度;
ü 在日本,1992年颁布的《金融制度修正法》,同样也允许投资银行的混业经营。实际上,国际商业银行界早已经开始了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过度。
ü 1986年,日本的住友银行投资9亿美元给美国的高盛公司,打开了美国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分业经营的界线;后来JP.摩根开始先做高等级的投资债券,再做高收益债券,又申请做股票承销。现在,JP.摩根已经与一般的综合性的投资银行没有什么区别。
ü 1996年所罗门兄弟公司收购了仅次于美林的零售商斯密司巴尼。而它自己又被美国旅行者集团收购;旅行者收购所罗门后,又与花旗银行合并,现在花旗-旅行者集团是金融巨无霸。现在无论全球任何一个地方的消费者,走进花旗-旅行者集团,无论从银行开户、支票、信用卡、人寿保险、财产保险、股票发行、买卖债券、买共同基金,一揽子金融服务全提供,它的发展成为金融混业经营的重要标志。
ü 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止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使得美国混业经营模式也从上得以确认。2000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又正式批准大通曼哈顿银行以35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J.P.摩根投资银行,从而合并成为当今美国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资产总额将达到6620亿美元。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从发达国家银行业发展来看,投资银行业务与传统银行业务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大都已发展成为集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及现代投资银行业务于一身的全能银行。
投资银行业务已包含了: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交易经纪、证券私募发行、企业并购、项目融资、风险投资、公司理财、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