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对优良客户和有潜质的客户,实行“维护+开发”的差异化宣传制
优良客户和有潜质的客户是未来重要的利润增长点,对银行进一步扩大份额,提高经营业绩意义重大。对这类客户进行企业宣传,要本着“加强关系维护,抓好深度开发”的原则,推行高层定期会晤制、客户经理定期访客制,主动向对方宣传银行的。要将企业文化宣传和产品服务推介相结合,积极筹备建立客户关系系统,加强对客户的动态管理,对不同市场层次、不同需求的客户。以价值回报率为标准,以产品和服务创新为手段,分别制定深度开发目标和措施,明确企业文化宣传的责任,拓展和延伸客户价值。同时要高度关注一般客户中具有潜在价值、规模相对较大客户的发展趋势,通过差异化服务,及时跟进与之相配套的低风险或有资产产品、高附加值的负债类产品以及中间业务产品等。要以提供优质的产品服务为前提,以宣传银行企业文化为手段,赢得客户的信任,增进银企间的相互了解,为双方的下一步合作打下基础。
(三)对中小企业客户和普通个人客户,实行“产品+文化”的捆绑宣传制
广大的中小企业和普通个人客户,在银行各类客户中,数量最多,存款和中间业务份额最大,舆论效应的覆盖面也最广。这类客户对银行产品需求的比较相似,主要集中在代收代付、代理、网络结算及传统存、贷、结算业务等大众化服务产品,因此在宣传企业文化时,可根据客户的共性,实行“产品+文化”的捆绑宣传制。要将宣传企业文化和提高服务质量相结合,主动适应家庭金产多元化趋势,及时研究客户的金融需求,按照品种增加、性能提升、功能增强的要求,进一步约简规则、规范文本、简化程序、整合包装,提高业务效率,提升客户价值。
(四)对非银行客户的大众,实行“制式”的大众宣传制
除了银行的现有客户之外,其它的社会大众也是银行实施企业文化社会宣传的对象。这类群体虽然目前没有和银行发生业务上的往来,但却构成了银行未来的客户开发对象,这类群体对银行的评价。对银行文化的认同,是商业银行树立良好市场形象的社会基础。对这类的社会大众,可以实行“制式”统一的大众宣传制,通过赞助各类公益事业、主办各种群众活动、举行有奖知识竞猜等等,使他们对商业银行有所了解,对银行文化有所认同,对银行的业务优势有所熟悉,为最终发展成为银行的客户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