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银行集团客户关联交易与信用风险相关性实(3)
2014-10-01 01:01
导读:二、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 根据反应关联交易的基本统计情况,可以看出,一般关联交易、关联担保、总的关联交易均值分别为1.6次、3.1次和4.7次,在
二、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
根据反应关联交易的基本统计情况,可以看出,一般关联交易、关联担保、总的关联交易均值分别为1.6次、3.1次和4.7次,在所有样本中,有73%的公司披露过关联交易,其中有57.8%的公司披露了一般关联交易,有42.2%的公司披露了关联担保。在270个样本数据中,披露一般性关联交易的最大次数为11次,关联担保方面最多的公司一年披露了66次,几乎每个月要发生5至6次关联担保。约80%的样本公司关联交易披露不超过6次,但也有5.6%的公司达16次以上。而且我们在样本数据收集的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许多公司的关联交易披露时间远远滞后于发生的时间,有的甚至于是在该项交易发生一、二年以后,迫于主管部门的查处才得以披露,这说明在关联交易信息的披露方面尚有待规范的情况下,实际发生的关联交易次数可能要远高于我们收集到的数据。
(二)回归结果分析
分别用相关数据代入模型(I)进行回归分析,对所得结果进行整理后得到实证结果。首先从回归方程的统计看,在分别代入RPTAC、RPTA、RVFC后三个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判定系数调整的R
2分别为0.871、0.869、0.872,说明所建模型对样本数据的拟合程度较好。而从F值看,也都达到1%的显著性效果,说明回归方程通过显著性检验。可以看出,托宾Q与各项关联交易RPTAC、RPTA、RVFC均呈负相关关系,除一般关联交易外,与关联担保、总的关联交易指标的负相关性都达5%的显著水平。可以认为,关联交易更多的是一种非效率交易,它对集团客户的发展并没有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因此在相反的两个假设中,非效率交易假设得到验证支持。
四、基本结论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通过对集团客户关联交易的回归分析,我们检测了关联交易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证实了集团客户关联交易主要是一种非效率交易,具有增大信用风险的倾向。具体结论如下:第一,对关联交易的描述性统计显示,关联交易在集团客户中是广泛存在的,而且关联担保尤其盛行;第二,企业价值与关联交易呈负相关,这个结果对一般关联交易和关联担保都是支持的,但与关联担保的负相关性更强些。这些证据表明,集团控制的代理问题与控制性股东的利润最大化动机使得控制性股东有动力通过机会主义的关联交易行为侵占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不论这种关联交易直接针对的主体是中小股东还是债权人,其结果都是损害企业价值,影响集团客户未来的还款能力,从而使承受的信用风险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