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对证券监管腐败行为分析

2015-01-01 01:40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对证券监管腐败行为分析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关键词】监管者 腐败行为

  【关键词】监管者 腐败行为

  【论文摘要】本文从监管者的腐败行为出发,分析了监管者的特征,并构建了上市公司与监管者之间的博弈模型,以期为政府治理证券监管腐败行为提供借鉴。

  腐败,是指违反公认的准则和规则,利用与利益相关的权力谋取个人或小集团利益的行为。证券腐败则是指,证券监管主体违反证券市场公认的准则和规则,利用与公共利益相关的权力,通过市场运行的某些环节谋取个人或小集团利益的行为。

  谢平、陆磊(2005)对我国腐败的数据显示,接近四分之三(71.5%)的证券机构认为证监会的处罚存在弹性,同时近90%的券商认为证券监管透明度低,与此相对应的是券商对自身不规范交易行为的坦言不讳:88.8%的券商认为证券市场操纵行为很严重,其中有一半人认为目前情况已经有所收敛;82.5%的券商认为证券机构存在为企业进行包装等行为;近四分之三的券商坦承内幕交易的普遍性。这充分说明我国金融腐败现象比较普遍。

  在证券监管腐败行为中,作为行贿者,上市公司存在两类行贿行为:一是为开展新业务而不得不承受监管当局的设租盘剥(胁迫);二是为了对自己的违规行为寻求监管庇护而进行的主动行贿(共谋)。监管者的受贿行为也相应分为两类:一是通过设租进行的贪赃而不枉法的行为,即审批中的受贿行为;二是通过收取贿赂而进行的贪赃枉法行为,即保护违规公司以获取个人好处。证券市场上的监管者的腐败行为主要包括:①监管者在行政审批中的设租行为;②监管者在行政处罚中的自由裁量权弹性过大;③监管者在日常中的受贿行为。

  监管者的腐败行为使得违规操作的机会急剧降低,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在监管者存在腐败的情况下很少能被查出,或者是查出后也不会受到严惩处罚,因而上市公司在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下会选择违规操作,做出非理性的选择。

  一、监管者心理特征分析

  心认为,社会动机(动因和诱因的总称)是引起社会生活主体达到一定社会目标的内在动力,它隐藏在人们行为的背后,是引起人们行为活动的直接原因。人的各项活动是在动机的指引下朝着某一目标进行的,因而监管者的腐败行为也可以认为是监管者在腐败动机的推动下而产生的。监管者的腐败行为模式如右上图所示。

[1]     

上一篇:关于加入WTO与中国证券市场监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