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WTO与中国金融业(3)

2017-08-10 01:33
导读:第三,中国金融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在过去的非市场经营过程中累积了不少不良贷款,这使我们的金融业在市场竞争中历史包袱比较重。外资银行大举进

  第三,中国金融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在过去的非市场经营过程中累积了不少不良贷款,这使我们的金融业在市场竞争中历史包袱比较重。外资银行大举进入将使中国金融市场的运作更趋复杂,从而增加国内银行外部经营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其资金大量、频繁地流进流出可能加剧国内货币、资本市场的不稳定性,强化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的传递机制,从而有可能加剧金融风险,加大中央银行监管的压力。同时,其业务的开展将引起国内信贷总量和货币供给量的扩张,可能对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产生较大影响。

  加入世贸组织将使中国面临世界开放市场的竞争和挑战,使经济、金融受到一定的冲击。冲击主要表现为国内一些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企业,在全方位的国际竞争中必须经历一个痛苦的调整、转换和再生的过程,从而使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出现一定程度的困难局面。同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金融领域全面引入国际竞争,将使民族金融业在业务、人才、管理以及监管等方面面临直接冲击。从上述分析中可以感受到中国加入WTO后,中国金融业所面对国际金融一体化的 巨大挑战。

  4.中国金融业的应对策略。竞争带来的压力因然存在,但历经20年的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我国金融业已经具备较强的应对能力。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宏观金融调控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初步建立了种类齐全、功能互补的金融机构体系;建立起由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构成的金融市场体系;通过积极稳妥的开放实践,金融企业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这些都为确保金融业加入世贸组织后必经的磨合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银行业将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做好加入世贸组织的准备:

  第一,加强风险控制,提高资产质量。资产质量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控制风险是确保业务稳健发展的前提。随着开放程度的加深,银行经营将暴露在更多的国际、国内的不确定因素之中,承受更多的风险。所以要正确地判断和评估风险,加强静态、动态和国别分析,完善控制和化解风险的手段,从而确保资产质量,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中国政府为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以及迎接金融市场开放所面临的挑战,已开始展开为期5个月的全国金融大检查工作,全面摸清金融机构的资产和债务状况。工作重点在于检查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及其不良资产,以便监管机构能摸清全国金融机构债务的真实状况。此举不仅有助于监管部门能有效评估金融风险,并可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逐步消除金融机构庞大的不良资产。

  第二,在开放国内市场以前,中国金融主管部门应对银行进行重组或增加注资,改进银行经营管理方针,并建立适当的法治和规范框架。过快开放金融业的风险在于外资实力可能大大超过中国国内金融体系,我们应该充分吸取亚洲危机的教训:在金融业自由化前,必须对国内金融系统严格规范,商业银行必须妥善获得资本金注入及经营管理。

  第三,国际金融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的总方略是不变的,加入WTO只是使这一课题提早摆到了我们的面前。以往在垄断保护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中国金融业应该正视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巨大挑战。中国银行业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改进和完善经营管理体制,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现代商业银行发展道路。要根据市场条件变化趋势和国际银行业的发展方向,调整经营管理理念和银行发展战略,以使中国银行业在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中保持长期、稳健发展。

  第四,加强经营管理技术和金融产品创新,促进业务发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以占据人才竞争的优势。人才是银行的无形资产,是竞争的关键。要系统、科学地加以经营管理,建立良好的激励、福利、教育培训机制,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增强凝聚力、归属感,从而吸引人才、稳定人才。积极发展国内外银行间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国银行业之间,要以共同的民族归属感为归依,加强理解与协作,建立适度、有序的竞争关系,确保民族银行业的市场份额持续、健康的发展。而面对外资银行,除了战略上的高度重视以外,还要积极地了解、学习其所长,并与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国银行业和外资银行业各有所长,除了竞争外,还存在相互补充、合作的机会。我们有广泛的国内网络、熟悉国情。人民币业务根基扎实,具有较强的优势来与外资银行联合开展银团贷款、项目融资等业务,合作前景广阔。

上一篇: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理论新思路和政策新框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