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与乡镇企业民营化:一个文献综述(3)
2017-09-28 04:33
导读:徐志明等的研究验证了乡镇企业在正规融资渠道受限制的情况下,对非正规融资的需求迅速上升,尤其在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年份。而非正规融资渠道的诸
徐志明等的研究验证了乡镇企业在正规融资渠道受限制的情况下,对非正规融资的需求迅速上升,尤其在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年份。而非正规融资渠道的诸多弊端,如缺乏合法性、高风险、低效率等,又进一步影响了乡镇企业的融资行为、融资成本和融资效果,对乡镇企业的发展造成直接和间接的负面作用。
上述分析,使我们对乡镇企业自90年代以来的资金紧缺状况和成因有了一定的了解。除此以外,融资困难还对乡镇企业造成了进一步的负面影响。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徐志明等(1997)、陈剑波(1999)和姜长云(2000a )等。下面将从资产结构、资金使用效率和技术进步等三个方面具体阐述:
(\(一)资产结构
乡镇资金来源结构的不合理和融资困难经过较长时期的蓄积和释放,正日益凸现。自90年代初期以来,对乡镇企业资产结构造成了以下负面:(1)固定资产所占比重偏大,流动资产所占比重偏小,导致企业能用于日常经营周转的资金严重短缺,甚至影响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由此加大了乡镇企业对资金的需求。90年代初期以来,流动资产在乡镇企业资产总额中的比重一直保持在58%以下,1993年为57.45%,其后一直呈下降之势。在乡镇企业的新增资产总额中,流动资产增量所占比例更低,尤其在一些亏损企业。乡镇企业的因固定资产缺乏流动资金的协调配套,影响正常运行,导致固定资产的闲置和低效率,造成企业效益的下降,甚至一些盈利潜力大的生产项目也因流动资金短缺而无法启动,使乡镇企业错失发展和盈利机会。(2)存货和应收款项所占比重过大,且增幅居高不下,加剧乡镇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的短缺和资金来源的紧张。由于债权约束较软、信用制度较不健全,甚至由于特殊的经济环境和制度结构,客观存在“赖帐机制”生成和发展的土壤,应收款项的变现能力相对较弱,回收期较长,因而,在企业的资产总额中,存货和应收款项所占比重过大,必然会加剧乡镇企业用于经常性周转的流动资金短缺和周转困难。(3)资产结构与资金来源结构严重错位,资产质量状况总体不佳,导致乡镇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低下,财务风险增加,一旦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严峻变化,乡镇企业利用市场机会的能力,将可能被巨大的偿债负担所冲减,从而使其生产经营的稳定性减弱。(4)长期过度依赖高比例的负债经营,妨碍了乡镇企业资金来源的顺利增长,产生了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由超常规增长向常规增长的转变,宏观经济增长速度的相对下降和国民经济景气程度的降低,以及市场格局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乡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盈利表现相对恶化。因此,乡镇企业比较理想的资产负债率上限,应该降低,而实际上,从总体和平均意义上讲,乡镇企业资产负债率的现有水平过高了,企业对负债经营的依赖过度了。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二)资金使用效率
根据徐志明等(1997)对苏州市乡镇企业的实证,苏州乡镇企业的资金来源呈现一种在市场发育不足下的商品信用和货币信用的过热化趋势,符合我们在前文中对乡镇企业融资渠道的分析。由这样的融资行为导致了资金使用效益下降,表现在企业投资膨胀,负债过重,结构雷同和项目成功率不高等。徐志明等利用资金产值率、资金利税率等指标,论证了上述观点,即固定资金、流动资金和总资金的使用效益都呈现不断下降趋势。
(三)技术进步
根据陈剑波(1999)的,制约乡镇企业技术进步的速率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乡镇企业的投资能否增加。由于乡镇企业制度和机制方面的优势正在丧失,因此技术水平的落后已经成为乡镇企业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障碍,持续5年增长速度大幅度回落及亏损面的成倍扩大,要求界必须从根本上考虑乡镇企业的技术发展。分析近年来乡镇企业的增长变化,投资增长急剧下降是造成乡镇企业技术进步放慢,从而导致速度与效益回落的重要原因。而由于技术水平低下,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在1996~1997两年间国家对小缫丝、小水泥、小化工、小造纸等关闭的“十五小企业”更是直接影响了乡镇企业的增长速度。